第(1/3)页 发兵六十万,兵分四路,欲收复国土? 叶璃自己亲率三十万大军,兵锋直指魏国? 看到这封从齐国刚刚传来的情报, 韩子安一脸无语, “这叶璃,真是一刻都不消停。” “就这么着急出兵吗?” “还是说,单纯的就是想证明自己?” 根据自己对叶璃的了解,韩子安大致也能猜得出来,叶璃三番五次的御驾亲征,估计就是想证明自己并不比其他人差。 或者说, 就是想证明, 齐国的崛起是因为她,而不是靠别人。 无奈摇了摇头:“这又是何必呢,你这种做法,也不过消耗我留给齐国的家底罢了。” “四面受敌的情况下,居然还敢兵分四路出击,难道你连最基本的逐个击破都不知道吗?” 韩子安感觉有些头疼。 他倒不是关心叶璃的安危,也不担心齐国的战败这些问题。 唯一担心的点, 就是怕自己这边还没准备好北伐呢, 叶璃就先一步,把齐国折腾到亡国了。 那到时候, 自己找谁报仇去? 韩子安就搞不明白了,叶璃非要折腾这些干什么? 如果靠着自己给齐国留的家底,叶璃只要老老实实的坐在皇位上,哪怕什么都不去做,齐国的国力也不会衰减,王朝可以平稳的过渡到下一代。 而且, 历朝历代, 其实不怕皇帝昏庸, 就怕皇帝昏庸的同时还没有自知之明,非要一个劲的瞎折腾。 最经典的事件, 就比如萧规曹随。 刚刚登基的惠帝,看曹参毫无作为,就去问他。 曹参反问惠帝,“陛下觉得自己和高祖皇帝比,哪一个更圣明英武?” 惠帝答:“我年纪还未到加冠,阅历也少,怎么敢与先帝比呢!” 曹参又问:“那陛下看我和萧何比,哪一个更强?” 惠帝回答:“你好像赶不上萧何。” 曹参理直气壮的回答:“对啊,陛下不如高祖皇帝,我又不如萧何,现在萧何丞相制定的法令已经明确颁布,初具规模,而且在民间实行已经初见成效,受到万民赞颂。” “既然如此,我们只要恪守职责,遵循旧章,承继旧业,就已经成功了。” “如果贸然推翻已经实行多年且成效斐然的旧法,必然会导致上下混乱,不得太平。” ... 其实对于大部分的皇帝来说, 只要安分一点,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