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到底是为什么, 齐国会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就沦落到这副模样。 差距到底在哪里? 虽然在战略上,自己也犯过一点错误, 但凭借齐国的底蕴,也不应该衰败的会这么迅速啊? 古往今来, 亡国的案例数不胜数, 通读史书的叶璃,也曾探究过,这些国家亡国的原因。 虽然说, 大部分的亡国之君,不是昏君就是暴君,还有一些干脆就是低能。 但是, 如果将历史往前倒推, 就会发现, 灭国的种子,可能在几十乃是百余年前,就已经被某个昏君埋下了。 换句话说,就是一个国家几百年的国运当中,中间可能出现过无数昏君, 每一次昏君的出现, 都会加速王朝崩塌的速度, 直到最后,各种各样的灾祸集中在一点,一起爆发。 最终使得这个国家化作历史的尘埃。 但是, 齐国不一样, 叶璃不理解的点在于,纵然自己和韩子安之间,可能会有一些差距, 先不沦差距多少, 至少, 在韩子安离开的时间点, 齐国的国力,绝对算的上是如日中天。 说一句威服四海、睥睨天下,绝不夸张。 但就是这样的一个强盛的国家,就算自己在怎么败国,也不至于短短几个月,就面临亡国之危吧? 但不理解归不理解, 此时此刻的齐国,还真就处在风雨飘摇,随时都会倾覆的节点。 纵然不灭国, 也沦落到,需要割地求和的地步。 ... “不知道齐国陛下考虑的如何了?” “在下时间宝贵,可能没有太多时间在这里等待。” “如果陛下不尽快给出答复的话,在下就只能当拒绝来处理了,届时魏国大军会做出怎样的决定,在下也不好说。” “但至少有一点,易某可以肯定,那就是下次在想要和谈,魏国的胃口就不是这点了。” 就像是小人得志了一样, 易志朴趾高气扬,当着叶璃以及不少齐国将领的面,直接开口威胁。 这样的一幕, 使得不少将领纷纷怒目而视, 却没有一个人敢动手, 齐国,不再是以前的齐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