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吴国割地求和,叶璃的书信到了-《功高震主要杀我,我走了你后悔啥》


    第(2/3)页

    “而且万事没有绝对,去年的齐国何等风光,威服四海、万国来朝,结果现在还不是日落西山。”

    “万一楚国也做出跟齐国同样的事情,我们不也能翻身么。”

    话是这么说,

    但姬伯常自己也清楚,

    这种事情纯属做梦,

    前车之鉴后车之师,有了齐国的事情作为借鉴,楚国怎么可能重蹈覆辙。

    只是,

    话刚说完,

    就迎来了武将集团的集体反对,

    “陛下,不可啊!”

    “此举几乎等同于割地赔款,陛下怎能做出如此丧权辱国的事情?”

    “陛下!我吴国之人皆是慷慨悲歌之士,请求陛下准许末将领兵出征,哪怕战至一兵一卒,也绝不让楚军前进一步!”

    “若是吴国真做出这等丧权辱国的事情,陛下将来还有何面目,面对列祖列宗?”

    “吴国建国六百年有余,何曾做出割地求和之事?还望陛下三思啊!”

    “我等正欲死战,陛下怎能先怯?”

    “......”

    以伍贠为首的众多武将,

    显然都反对和谈,

    毕竟身为武人,还是充满了血性,

    对他们来说,哪怕是全军战死,马革裹尸,也不愿意向敌人低头。

    但对文臣来说就相对比较理智。

    有血性有什么用?

    血性能当饭吃吗?

    要是战败,吴国可就灭国了,到时候还谈什么血性?

    难道灭国之后,就有面目去面对列祖列宗了?

    眼瞅着文武百官又要吵起来,

    姬伯常不耐烦的呵斥道:“够了!”

    “朕知道你们都是忠君爱国之士,但这种时候,不可意气用事。”

    “伍贠,朕问你!”

    “若是朕将全国兵马交给你,你有几成把握击退楚军?”

    一句话,

    直接给伍贠问死,

    别看前面嚷嚷的时候,嗓门最大。

    但问到几成把握,伍贠自己心里也没底。

    毕竟,

    韩子安的战绩,实打实的摆在那里。

    十年来,无数次以少胜多,阵斩敌将,千里奔袭......

    从里面随便单独拎出一场战役,放到其他人的身上,都足以名垂青史,永载史册。

    但这些,现在却都集中在一个人的身上。

    而且创造出这些成绩的人,现在年不过28,还不是那种垂垂老矣的状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

    人家18岁就平灭齐国内部的叛乱,收复临淄,拥护叶璃称帝。

    19岁穆陵关一战擒两王,天策封神。

    这样的战绩,

    自己这些人拿什么比?

    比不了,根本没有可比性。

    面对姬伯常的质问,伍贠支支吾吾半天,才回答:“五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