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些兵力可能会有不足, 所以又补上了用于策应的预备队5000人。 像这样的方阵, 赵梁河足足布置了三个。 所以...... 光是中军方阵,就配备战车4320辆,兵力十一万零四十人。 除此之外, 还有骑兵。 左、石两军每军各摆前后两烈, 前列共125队,每队50骑,共6250骑。 后列则是125队,每队30骑,共3750骑。 加一起, 左右两军的骑兵, 刚好满一万。 前后两军也是类似, 各自分出两列,每列分出几十队,每队三五十骑兵。 加一起,依旧是刚好一万人。 这里里外外, 想要布置出完整的一套平戎万全阵,足足需要十四万人! 此番, 赵梁河出战, 也是根据阵图摆好阵型, 剩余一万人,负责镇守鄄城。 只是...... 这阵法, 虽然看似宏伟、壮观, 但是, 光是每个方阵的边长,就足足拉到五里地。 每个方阵之间又得相隔一里, 这使得光是中军的阵面宽度,就达到了孩人听闻的十七里。 十四万人马的规模, 摆出十七里地的阵形, 先不说首尾能不能相顾, 就是一会打起来, 你怎么指挥啊? 退一万步讲, 手底下这十几万人,在摆出这么复杂阵形的同时,还有战斗力吗? 古往今来, 所谓的军阵, 并不是越复杂越好, 看看大学生军训就行, 一个班五十来个人, 就是一个简简单单的齐步走,队形都乱七八糟。 不训练一段时间,都做不到井然有序。 更不要说, 战场之中那种复杂的地势, 还要面临敌人进攻的压力下, 数万乃至数十万人的阵形调动,作为将领应该如何指挥? 这也是为什么说,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因为人家是韩信,是兵仙。 像刘邦,就是韩信亲口认证,可领十万兵。 因为兵在多,就指挥不过来了。 ...... 当苇名信玄率军, 与宋军碰面, 看多对方阵形的第一眼, 苇名信玄差点把眼睛都瞪了出来。 心中, 更是充满了匪夷所思, 此时此刻, 他脑海中只有一个问题, 那就是......中原人作战,都是用这样的阵法吗? 眼前摆出来的是个什么玩意? 要说壮观吧,还真是挺壮观的。 十几万人, 连绵十几里, 摆出这么个整整齐齐的阵形。 但是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