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薛正牧能得以入仕,全靠韩子安的改革。 所以, 对于后来韩子安的遭遇, 薛正牧打心里,也充满了惋惜。 但这并没有动摇,他忠君爱国的心。 后来叶璃掌权,齐国经历了一系列的动乱,薛正牧也凭借自己身优异的表现,成功获得了叶璃的赏识,担任丞相之位。 在这之后, 薛正牧可以说是尽职尽责, 无论大小事务, 都尽可能的做到最好。 打心底, 薛正牧也希望,齐国能在自己手中,重现辉煌,跟叶璃书写出君臣两相宜的美谈。 所以, 当叶璃想要修建宫殿, 并且秦会之,还道出了一个极其夸张的计划后, 薛正牧毫不犹豫的站了出来,选择劝谏。 如果叶璃仅仅是想翻修一下宫殿, 薛正牧其实也能理解。 但是, 如果真的按照秦会之所言, 那要修建的宫殿规模,实在是太大了。 这种工程量, 起码要动用超过百万的人力, 所需要的钱财更是不计其数, 这对于齐国来说,绝对是一个巨大的负担。 “陛下,还请三思啊!” 面对叶璃的不满, 薛正牧选择了无视,而是继续劝道, “陛下可知,如果真要按照秦侍郎所言,想要修建一座宫殿,要耗费多少的人力物力?” “如今临淄城接连遭到战火的侵袭,先前为了竖壁清野,周围的树木早已被砍伐殆尽。” “如果想要在临淄城西修建宫殿,一切树木都要从远方运送,这其中又要浪费多少的人力?” “根据古籍记载,当年隋国想要修建宫殿,树木也是从远方运送,但光是一根用作承重的树木,就要两千人来拉,一开始用木头做轮子,但没多久木轮就开始起火,于是又用铁轮来拉,但即便如此,铁轮拉一两里便会损坏。” “于是不光要用两千人拉树木,还要另差大量的人锻造铁轮,并用数百人携带铁轮,方便随时更换,可即便如此,每天也只能行进二三十里,仅仅是一根柱子运到目的地,就要动用数十万的劳力。” “至于其他花费更是无法计量!” 薛正牧痛心疾首,捶胸顿足。 言语之中, 更是充满了哀求, 不断的诉说历史中,那些为了满足虚荣心,从而大兴土木,造成一系列悲剧的案例。 “陛下,如今齐国虽然比往日强盛,但绝对经不起这般大兴土木,还望陛下三思啊!”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