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而此时的咸阳宫里。 嬴政正在批改的奏章。 原来让他感觉到权利的奏章,此时却有一种虚幻。 嬴政自认为文治武功已堪比三皇五帝,作为他们的王,不该供他驱使吗? 而大部分都是为了大秦,难道作为第一个皇帝就不能有自己的宫殿和陵寝吗? 但看到那些住在茅草屋里的人,让他有一些莫名的伤感,自己做了这么多,百姓并没有变好,还有对嬴政的一些命令有些抱怨。 虽然嬴政觉得这些抱怨没有多大的危害。 但苏先生说的没错,扶苏还算不错,但他也解决不了那六国的怨恨。 这些怨恨本是不死不休的,但现在大秦兵强马壮,那些人不敢反抗,只能靠时间冲淡这些怨恨,但万一秦三世是一个昏庸的,岂不是大秦有三世而亡风险。 所以,这些怨恨不可不解决。 这件事就交给扶苏试一试解决吧。 扶苏,此子目光实在太短浅了,太规矩了。 一国之主,自当是让顺民得利,逆民自当是处以极刑。 且那些六国贵族余孽在暗中窥视,那些六国遗民还心怀旧国,所以那些余孽自然是在六国故土中如鱼得水。 若不用重典,不用律法,怎么控制那些余孽的力量。 仁义,哼! 那些身怀生死之仇的遗民,会给你讲仁义吗? 那些余孽会给你讲仁义吗? 对敌人讲仁义,讲所谓的道德,难道是朕的剑不锋利了吗?砍不动敌人的头颅了吗? 朕给你机会,看看你的仁义能不能让那些人放下他们手中的剑。 当然还是需要问一问苏先生的想法。 而此时的苏晨在教完徒弟后,还是需要给徒弟准备一些能学习的东西,他不想去灌输一些无用的知识。 苏晨觉的《论语》是很重要的,虽然后世的人已经在里面加了很多的私货,但孔子的仁义是没有错的,但要清楚该对谁仁义。 大部分情况下,仁义是要在吃饱肚子的时候才存在。 确实有人不顾生死,去完成自己的仁义,但无不是为国为民,除此之外,那就是被洗脑了。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