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你问苏晨为什么会这样做? 因为苏晨对这个世界有一种敬畏感,越强大,才知道自己很弱小。 而且人心比大海中的最深的海沟还要幽暗,他可不想因为自己的一个不谨慎,就阴沟里翻船。 “根据上一次先生所说的怨恨,朕思考了很久,知道其如泰山一样沉重,比海水都还多,朕可以消灭有血肉的敌人,而那些怨恨,却难以消解,只能够依靠于时间的力量。” “可扶苏也勉强能当一国之主,他所求的仁,不能够消解那些怨恨,恐怕那些六国余孽也会居庙堂之上,而大秦有三世而亡的危机。” “但朕愿意给扶苏一个机会,不知先生,以为如何?” “陛下,公子扶苏,臣听闻,刚毅勇武,为人仁厚,只是未经历风雨,且扶苏殿下不在其位,岂能完成如此艰巨的任务,所以,陛下当早做决断,让扶苏殿下自己行走于大秦了。” 嬴政听完着苏晨所说的话,然后起身后,边走边思考,然后转过身,对着也跟着起身的苏晨说道:“难道先生也认同扶苏所谓的仁吗?” “陛下,臣以为以霸道行天下自当是七国之时,疆域才是诸侯国所追求的东西,疆域的宽广,决定了能养活的百姓,而百姓的多少,就能决定粮食是否充裕,兵将是不是多,兵器是否锋利。” “陛下自然清楚,商鞅变法,其是为了统一六国而进行的变革,其一,废井田,开垦土地,奖励耕织,重农抑商,其是为了能生产出能统一六国的粮食与衣物。” “其二,实行二十等爵制度,这是为战争而准备的制度,我大秦为何有百万精兵,为何将士不惧生死,自当是君主不吝啬官爵厚禄。” “其三,废除世卿世禄制,并推行县治,这能让有才能的人,为秦国效力,明确职责。” “其四,秦律严格,轻罪重罚,乱世用重典,才能把全部的精力用于战争。” “以上四者,在战时,外有强敌环伺,百姓自当与上同心。” “而陛下统一六国,大秦无战事发生,陛下只用霸道治国,频繁发动劳役,百姓早已疲惫不堪,陛下在位时,自然无人敢抱怨,但只是不敢而已。” “而现在大秦没有战乱的时间已经很久了,陛下不应再只以霸道治国。” “秦孝公因秦国国弱民穷而用卫鞅,而大秦虽强,但民情怨恨滔天,且其中六国余孽甚众,不知陛下,这大秦的江山哪一位公子能如陛下这样的英明?” “当外无战争,则二十等爵制度会成为大秦的拖累,大秦将无人才可出,后世君主自会遇到秦孝公的局面,不知时人可有孝公贤明?秦律严格,轻罪重罚,频繁征发劳役,自然会使臣民怨声载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