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可以把选拔人才的权力收回到自己的手中,这对他来说是一种很大的诱惑。 还可以做到一定的公平,并同时掌控那些聪明人。 所以,他才有些失态。 “陛下,这种选拔方式对现在的大秦来说,实在是太过靡费,再加上大秦的普通百姓大多不识字,而且陛下才统一文字没有多久,更难以实施。” “所以,这种方式并不实用。” “现在的大秦?难道以后可以实现吗?” “这自然是由陛下决定,陛下是认为天下人聪明人多一些好,还是不聪明的人多一些好,陛下可以决定天下人是否聪明。” “在臣看来,聪明的人虽然聪明,但他们总有退路,总会找对自己最有利的道路,而愚蠢的人就不同了,他们极易受聪明的人煽动,而且被聪明人的谎言所哄骗,利用他们来达到聪明人的目的,而自己却付出极大的代价,最终还是居于聪明的人之下。” “因为国家只需要具有贤才的人,愚蠢的人没有人喜欢。” “贤才的人,必定是聪明人,不可能是一个愚蠢的人,只有贤才越多,国家才会越强大。” “当聪明人变多以后,自然就可以采取臣所用的选拔方式,毕竟国家不缺人才,自然可以进行筛选德才兼备的人来治理国家。” 嬴政听完之后,沉吟一番,然后看向苏晨说道:“每一次与苏先生交谈,朕都有新的收获,真是让人欣喜。” “陛下谬赞了,自孝公以来,六世君王都重视人才,而陛下尤其重视,所以大秦能成就如此霸业,臣只是拾人牙慧罢了。” “哈哈哈哈......,苏先生果然知朕的心意,不如留下用餐如何?宫里最近来了一个厨艺高超的庖厨,做的菜倒是有几番新意。”嬴政大笑几声,然后邀请苏晨留下吃饭。 “多谢陛下美意,太子和臣此次前来,有一件事需要陛下的帮助。”苏晨先是对始皇帝陛下说道,然后看向扶苏。 扶苏当然能理解苏晨的意思。 毕竟他才是东宫之主,为自己的手下谋前途,当然是他自己上。 怎么能让苏晨来做。 “父皇,此次招揽的人才毕竟没有治理过一方,缺少经验,所以,儿臣想让他们在先从秦吏开始做起,一来,可以积累经验,二来由于大秦要推广红薯,但大秦幅员辽阔,各郡有各郡的气候,对红薯的推广也应谨慎行事。” “所以儿臣和老师想了一个办法,不如找一县先进行推广,看看有没有什么异常,由于只是一县之地,就算是有什么问题,我们可以立即改正,为其他郡县提供推广红薯的经验,不知父皇觉得这样做是否可行?” 嬴政思考片刻后,他倒是能理解这种方法。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