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随后就写了一些关于农业相关的考题。 由于现在只是挑选一般的秦吏,所以苏晨只是考查一般的基础的知识。 比如有多少种粮食,还有一般的病虫的防治经验,还有一些可以农业的技巧等等这些题目。 最后出一个大题,这道题是看看有没有很有天赋的人。 如果让他们进行推广红薯,该怎么推广,并采取什么策略,推广的过程中,有什么要注意的地方。 当然,苏晨知道皇庄里有很多人是不识字的,由于神农司才新建,苏晨可不觉得那些眼高于顶的读书人能愿意来神农司。 所以,这一次,苏晨可以以采用问答的方式进行。 前面的一些基础知识,一般有经验的老农都是能回答下来的。 他们经历过红薯的种植,也有了些经验,可以能更快的上手。 所以,苏晨也就不难为他们。 随后就安排一些能识字的人进行考查。 一人进行读题,一人进行判决他们是否合格。 而最后一道题,则是根据他们回答来进行记录。 只要他们能知道一些农作的知识,就可以加入神农司做一个秦吏。 如果他们对最后一道题有自己的见解,就可以破格提拔他们作为司吏。 就这样苏晨进行选拔。 当然去死和恶也需要进行考试,就看他们自己有没有学到东西了。 随后,苏晨把这些东西安排好了后,就把这件事就放了过去。 毕竟他现在可是九卿之一,有很多的属官。 这些属官大都是服务于皇家。 而且管理全天下自然资源的税收,这些税收全部用于供养皇家的用度。 还要管理手工业方面的事。 就相当于是皇帝的大管家。 其实关于推广红薯应该是治粟内史的职责,其相当财政和农业的最高长官。 但由于红薯是苏晨带来的,而且是新出来的东西。 始皇帝让他们推广肯定是不放心的,但又不能让苏晨兼任治粟内史吧。 所以,苏晨提出神农司就解决了职权混乱的问题。 神农司就相当于在治粟内史下的一般部门,只是这个部门非常的独立。 毕竟神农司可是由苏晨进行管理。 他又是少府,又能与始皇帝说的上话。 这个部门对于治粟内史来说,都没法插手。 所以,苏晨肯定抢了治粟内史一部分权力。 而且有这么高产的粮食,可是天大的功劳,记入史册都有可能,那些人肯定眼红的不行。 苏晨估计这满朝文武,大多数的人都羡慕嫉妒恨吧。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幸好,苏晨可是建木的幼苗,就算是幼苗,也不是那些人所能撼动的。 在这种情况下,苏晨还是需要提拔一些骨干出来才行。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