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瓦解豪族的办法,西汉就有纸了?-《大汉:开局刺杀刘彻,求诛九族》


    第(2/3)页

    高阳目光如炬的说道:“虽然这些地主豪强从本质上来说也还是贵族的一部分,毕竟他们基本上都是源自于落魄的士,甚至是大夫。”

    “但他们的基数够大,分布够广,力量也足够弱小。

    “皇帝无法掌握所有的权力,那么自然是人越多,权力就越分散,自然也就无法对皇帝造成威胁了。”

    霍去病点了点头,高阳的解释很准确精炼,或者说是一针见血。

    然而高阳话锋一转,开始分析起来。

    “可你别忘了,这些人会成长的,官员三五年一换,而地主豪强则可以在一个地方耕耘几十上百年。”

    “到时候他们的实力就会膨胀到一个朝廷也无法忽视的地步。”

    “要想解决,就必须从他们的立身之本下手!”

    高阳指了指霍去病手中的帛书,道:“地方豪强坐大的原因是他们能够通过察举制进入朝廷,进而反哺家族,愈来愈强。”

    “察举制只能从他们中选人的原因,则是普通人读不起书!”

    霍去病心脏猛地一跳,跟着追问道:“先生莫非有什么办法?”

    高阳颔首表示:“广设学堂,推广教育!”

    暗室里,听到这话的刘彻眉毛一挑,顿时来了兴趣。

    “高阳此子,野心不小啊!”

    刘彻嘴角微微翘起,普通人只会浅显的认为钱财和权力重要,但实际上知识和底蕴,才是真正可以传承千百年的!

    从古至今,绝大部分的知识都掌握在贵族手中,少有的一些流入民间,获得这些知识的家族便会凭此迅速崛起,得以世代为官。

    他们将知识视作比金银更珍贵,绝不会传给外人,希望借此让家族的地位世代传承下去。

    “高阳若是把这话说出去,怕是要被天下豪族共诛之。”

    刘彻咧嘴笑了起来,一旁的卫青却有些思索。

    “陛下,臣觉得高阳对察举选拔人才的认知很是深刻。”

    “不过确实是有些想得太简单了,此举不仅会引起公卿豪族们的反对,还是一个长期之计,并且花费颇多,朝廷难以承担。”

    卫青先是认可了一番高阳,然后指出了其中问题所在。

    “不错,得罪人什么的,朕倒是不在乎,可做这件事的钱从哪来?”

    刘彻拿起桌上的一卷竹简,说道:“教育教育,书卷之费就是他高阳所在的渭城高氏,也负担不起。”

    “莫非以为藏了几卷书,就能教书育人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