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空下来的位置,让那些新科士子们顶上去。 如今的大唐什么都缺,唯独不缺当官的。 你不干,有的是人想干! 老油条们都被撸掉了,地方想要和官员再次勾结,必须得有一段时间去试探去勾连。 而这个时间,就是李奕搞改革的空窗期。 并且,那些新上位的科举士子们,必然是不甘心一辈子只做一个吏员的。 而他们想要升官,就必须得做出政绩。 什么是政绩? 改革就是政绩! 也就是说,你想升官,就必须得支持皇帝的改革。 有了这些一心想进步的官吏们的帮助,李奕才有可能顺利完成他设想中的改革。 否则的话,光凭他一个人。 他即便再怎么妖孽,再怎么聪慧,也不可能完成的了改革这个大工程。 至于说李奕一下子对科举进行了这么大规模的改动,会不会引发什么难以估量的后果? 其实完全不用担心。 因为,李奕非但没有废除科举,反而是降低了科举的门槛,增加了科举的录取名额。 如此一来,每年能通过科举进入仕途的人数,都将大大增加。 历史上,满清之所以在废除科举之后,马上就灭亡了,那是因为满清在废除科举之后,没有拿出来一个切实可行的募官方案。 说白了,满清的废除科举就是光打板子,不给甜枣。 这么玩的话,满清不灭亡谁灭亡? 可李奕的科举改革,却是把蛋糕做大。 虽然每个人能分到的蛋糕数量少了(科举后得从基层干起),但能分到蛋糕的人却是变多了(录取名额大大增加)。 如此一来,又能闹出什么乱子呢? 再说了,李奕在大唐举行第一次科举时,便开始进行科举改制了。 这几年的科举举行下来,几乎每年都有变化。 天下人早已经适应了科举改制的事情,所有人都明白,李奕迟早要对科举进行大改,大家都早已有了心理准备。 如今,不过是楼上的第二只靴子落地而已。 无论如何也不至于闹出什么乱子! 这么点把握李奕还是有的。 …… 时间流逝,很快便来到大唐开泰元年的立春时节。 立春刚过,唐军制定的北伐计划开始实行。 张乐行所部接到了军令,自京城出发,向着张家口的方向而去。 张乐行率军抵达张家口,稍做修整之后,便带起给养,再度率军北上,一路向着苏尼特部所在的方位杀去。 马蹄声阵阵,黑压压的骑兵奔驰出关,呼啸着向着草原杀去。 一阵阵寒风铺面而来,吹的人脸生疼。 但却挡不住唐军上下那一颗企图建功立业的心。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