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 这就当官了? 连交接手续都没有? 还没找到办公的地方在哪里,就先去招兵…… 苏炳忠依旧有些蒙圈,可是,蒙圈不代表事情能停下来。 招兵的事情紧急,即使他匆忙上任,也不能耽搁。 对于各衙门的用人,官员们也都是头疼的很。 若是在平常,如此大规模的提拔,那肯定是找一些和自己关系好的人,至少也是有头脑有经验的官员。 大明立国两百多年,培养了多少读书人. 除去候缺的官员,还有大量刚步入官场的新人。 正常情况下,像是苏炳忠这样的人,根本没有出头之日。 可是没办法,闯军进城带来的影响太大。 很多墙头草以及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早早的就跑掉了。 可以说在现在的北京城里边,需要的官员数量已经超过残存的能胜任的低层官员。 再加上,太子和李邦华专门做了要求,每个衙门里边,年轻官员的数目,要占据一半以上。 所以么,像是苏炳忠这样,前些年进士出身,还有基层工作经验的人,几乎都成为各大衙门争抢的对象。 他可是被王家彦生生从吏部那里要过来的。 …… 一炷香时间后,苏炳忠便出现在大街上。 同样和他一起的则是个吏部的刀笔吏。 两个人提着铜锣,拿着招牌,大声呼喊着。 “朝廷招兵了!如今奸臣已除,城外还有闯贼,为了保护你们的兄弟姐妹,都来当兵了。 各位父老乡亲,凡事年满十六,有心报国者,都可到兵部兵部边上的小校场报名。 不管是否军户匠户,只要合格,全部录用。一经录用,月二两银,冬夏还有柴炭冰饮钱!” “地无分南北东西,人无分老幼,人人皆有守土抗敌之责。” “一寸山河一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 苏炳忠举着招牌,感觉他们两个就像是走街串巷卖吆喝的郎中。 因为打退闯贼,怒斩贪官。 京城百姓的情绪空前高涨。 “招兵了,朝廷招兵啦!” “干,他娘的,我要去当兵,给爹娘报仇!” “俺也去,俺那苦命的婆娘啊,俺来给你报仇了!” “只要打的是闯贼和建奴,我就来报名!” 众多人当中,有两个和别人不太一样。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