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5、超灵异材-《我的梦境可以捡到至宝》


    第(2/3)页

    嘎巴姆达并没有反驳,只是说道:“我也不知道此事是真是假,不过根据我偷听到的话,沧蓝灵鸦好像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

    “两名参与试验的沧蓝人,原先连异能特性都没有觉醒,现在拥有了水准不错的异能特性。”

    虽然他口中说着“不知道真假”,可从他的神色来看,显然已经相信了这个信息。

    嘎巴拉巴斯沉默片刻,轻声道:“如果此事属实,这说明沧蓝灵鸦在空间和灵魂领域都有着非常深入的研究,他的潜力可能比沧蓝幽灵更大。”

    嘎巴姆达附和道:“我也这么觉得。”

    就在这时。

    两位铁拳人同时看到,几公里外的夜空,陡然出现迷蒙的光晕。

    在光晕中,隐约可见一道虚幻的巨大人影,高度超过一百米。

    人影的左手,赫然举着一面同样巨大的光盾,光盾表面流光溢彩,仿佛有火焰在涌动不休。

    两位铁拳人看着这一幕,整个人都惊呆了。

    过了几秒。

    光芒黯灭下来,异象消失不见了。

    嘎巴姆达忍不住问道:“这是‘辉煌炎火盾’被激发了吗?”

    嘎巴拉巴斯的金属色眼眸带着震撼:“应该是。”

    嘎巴姆达又问道:“激发之后的盾影,怎么会如此巨大?好像比守护者阁下激发的盾影还大一点。”

    几乎所有超自然装备都有一个特性,使用者的实力越强大,发挥出来的威能越大。

    反过来也是一样,威能越大,说明使用者的实力越强。

    嘎巴拉巴斯却并不认同:“我也见过守护者阁下激发辉煌炎火盾,与这一道盾影差不多大,而且守护者阁下没有用尽全力。”

    嘎巴姆达没有反驳,只是点头道:“确实差不多。”

    其实他心知肚明,同伴的话是在维护本族的守护者阁下。

    当时守护者阁下激发辉煌炎火盾的时候,他同样在场目睹了巨大的盾影。

    他看得非常清楚,那一道盾影明显小了一圈。

    再说了,守护者阁下没有全力激发,难道沧蓝幽灵就用尽全力了吗?

    未必见得吧!

    但嘎巴姆达不是傻子,自然不会与同伴去争论这种问题。

    另一边。

    杨凡露出了微笑:“没想到这玩意搭配100%进化度的中品异能〖烈炎之羽〗,威力比预想得大多了。”

    火系异能有很多种,超自然火焰也有很多种,烈炎之羽催生的超自然火焰,与辉煌炎火盾格外契合,两者叠加形成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他觉得,如果再对上魔瞳邪族的骑士强者,全力激发辉煌炎火盾给对方一下,对方至少会受一点轻伤。

    现在有了这东西,算是又多了一张底牌。

    杨凡收起辉煌炎火盾,轻声呢喃道:“这件礼物倒是很不错,我该怎么给铁拳族守护者还礼呢?”

    他非常明白,铁拳族守护者送出这件礼物,一方面是表达友好,另一方面也是试探沧蓝文明的家底。

    *

    东丽国外海。

    “呜~”

    寒风扫过一望无际的冰面。

    从这里可以徒步一直走到北极圈,放在天灾时代之前,这是不可想象的事。

    由于纬度的缘故,这一片区域的平均温度已经跌到了接近零下五十度。

    正常情况下,长时间的低温影响,可以制造出厚度超过2米的海冰。

    但此地的海冰厚度不超过半米。

    即便是PC6、PC7的轻型破冰船,也可以连续破开这个厚度的冰面。

    寒潮天灾到来后,各个大陆之间的远洋运输并没有中断,原因便在于此。

    杨凡化身的灵鸦先生,低头注视着冰面,小声道:“有点意思!”

    他可以感应到,海水中似乎蕴藏着一种奇特的暖意。

    正是这股暖意一直对抗着极寒之气,使得海洋温度超过了预期。

    至于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力量。

    他脑子里有一个猜想:“沧蓝星进入冰期,显然是古神的力量在作祟。

    “而蕴藏在海洋里的暖意,大概率是‘星球泛意识’对抗古神之力的方式。”

    所谓的“星球泛意识”,是沧蓝星的另一种法则级别的力量。

    以前他与小丫聊过,得知了不少隐秘知识。

    沧蓝文明诞生的一批世界意志,是人类潜意识聚集的产物,这颗星球本身同样诞生了一个泛意识。

    按照小丫的理解,对方似乎是整个星球全体生命映射出来的简单意识。

    她将之称为——蓝。

    杨凡的目光闪动一下,立即透过冰层看到了无数的微小藻类。

    极寒之下,海洋生命从未断绝。

    恰恰相反,它们迅速完成了一系列变异,完美适应了冰天雪地的环境。

    尽管阳光被冰层隔绝了大半,它们依旧努力汲取每一缕光明,通过光合作用源源不绝的释放氧气。

    氧气则穿过了冰层中的微小裂隙,进入了沧蓝星的大气层,维持着大气中的氧气浓度。

    正是冰层下这些渺小至极的生命,支撑起了生态圈的基石。

    顺便说一句。

    冰层下的变异藻类,并非杨凡的发现。

    早在几个月之前,大夏的海洋生物学家,已经注意到它们的身影。

    迄今为止,科学家发现的变异藻类已然超过了一千种,数量多得令人吃惊。

    学者们震惊的宣称:“即便沧蓝星的人类最终灭绝了,海洋里的‘变异硅藻’,也将繁衍到星球死亡的前一刻。”

    这句话提到的“变异硅藻”,正是如今海洋中数量最多的藻类。

    由于它们的细胞壁含有硅质,故而得到了这个名字。

    天灾时代前的普通硅藻,能够合成一些抗冻蛋白,并拥有适应低温的光合色素和光合作用机制,可以有效地吸收利用较弱的光照。

    天灾时代后诞生的变异硅藻,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能力。

    甚至在气温低得可怕的南北极地区,照样发现了为数不少的变异硅藻。

    杨凡强烈怀疑,变异硅藻的大量出现,可能与蓝脱不了干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