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相机不同,照出来的相片质量差异也是很大的。” “就买海鸥牌的相机,然后多买几卷胶卷,我们多拍几张相片。” 这台相机要是保存到后世,指不定也是一个古董了。 江辉觉得没有必要纠结几百块钱。 “对了,同志,胶卷不用票的吧?” 江辉突然想起自己刚才只买了照相机的票,可没有买胶卷票。 这要是有了相机,没有胶卷,那就尴尬了。 “胶卷不要票。” “你们到底买不买,不买让后面的人上来买!” 售货员有点不耐烦的皱了皱眉头。 “买,就这台海鸥牌相机,再来五个柯达的胶卷。” 柯达那熟悉的身影,没想到居然还能再柜台中看到,江辉没有任何犹豫就选择了它。 有票、有钱,中间过程倒是没有出什么意外。 “这个胶卷好贵啊,我看旁边公元牌120胶卷只要1.80元一个呢,那像是柯达,居然要12元一个。” 虽然东西都买下来了,但是朱淋还是觉得有点肉疼。 “两位同志,这你们就不知道了。” “柯达的胶卷,一个胶卷有36张,而公元牌120胶卷只有12张,数量就差了三倍。” “然后一个是进口的,一个是国产的,价格肯定不同,质量也不同。” 旁边那位热心的中年人,此时还在那边站着,这倒是让江辉颇感意外。 “大叔,刚才谢谢您的推荐,要不然我们还不知道要怎么选呢。” “我看您对相机很了解呢。” 不管怎么说,刚刚人家算是帮了忙,寒暄几句总是应该的。 “我以前是北一机床厂的八级工,平时也没有什么爱好,就喜欢搞点摄影。” “国内主要的相机情况,我都专门去研究过。” 中年人颇为热心的跟江辉聊了起来,这让江辉感到了几分怪异。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