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当然了,这一点我们暂时可能还做不到,大多数配套厂都是硬着头皮去生产零件。” “但是我们也要给配套厂一些压力,如果它们不能满足QCD最优的要求,那么将来我们是会找其他的配套厂合作的。” 江辉对现在BJ212的供应链肯定是不满意的。 不过时代特色就是如此,各个配套厂都是国企,生产计划都是上级下达的。 再加上工人也好,管理人员也好,都算是终身雇佣制,管理起来许多问题是不可避免的。 “江联络,这个QCD最优是什么意思?” 不懂就问,江辉在开会的时候经常会冒出一些新的名字或者概念出来,大家都已经习惯了及时提问。 “Q就是英文里面质量的意思,C是英文里头成本的意思,而D则是英文里头交货的意思。” “当然了,也有一种理解是QCDD,其中一个D是交货,一个D是研发。” “QCD最优就是相当于要求我们的配套厂要把质量做到行业最优,把成本做到行业最低,满足主机厂的交付周期。” “今后物资部那边需要按照这个要求来管理各个配套厂。” 为了提升新款BJ212的质量,降低成本,确保日程,加强管理是必然的事情。 这一点,首都汽车制造厂的高层肯定都是支持的。 整个会议,江辉跟相关的处室好好的宣贯了一下对配套厂的管理要求,准备明天开始亲自带队去首都汽车附件厂现场确认,把各个零件的生产情况一个个落实下去。 很多时候,有人盯着跟没有人管理,大家做事的速度是完全不同的。 特别是面对这个年代的国企,更是如此。 毕竟磨洋工这种事情,都是人类的天赋之中就蕴含的技能。 “江辉,你说的那些项目管理的手法,是不是在我们工厂内部也能展开来试一试?” “现在军代表已经宣布要求增加BJ212的产量,厂里面正在为这个事情头疼呢。” 会议结束之后,陈奇把江辉叫到自己的办公室,准备好好的交流一下项目管理的事情。 作为首都汽车制造厂的总工程师,陈奇接触的信息是比较多的。 像是项目管理这种外来名词,他也是曾经听说过。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