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至于客户的意见,那算什么东西? 服务态度之类的,那是不存在的。 “试乘试驾的领导们对新款BJ212的动力性能提升都非常的满意。” “估计很快全国各地的许多汽车制造厂就要找你们去订购这款发动机了。” “甚至一些兄弟厂家会向一机部申请,要你们把图纸和技术传授给他们。” 江辉已经完全适应这个时代的做事风格。 像是这种一个报告就把你的技术给转让的情况,一点都不罕见。 甚至首内自己原本给BJ212配套生产的492Q型汽油机的图纸和技术资料,也是这么来的。 指望大家自己去研发,那是根本不现实的事情。 在大锅饭的背景之下,大家可没有这个积极性。 国内又没有《专利法》的概念,用了你的技术也是白用,大家哪里有积极性去开发新技术? 除非上级部门有明确的下达研发任务,并且给了配套的经费。 “我们的新款发动机技术,可不是直接从哪个地方搞来的,而是我们厂跟江联络你一张图纸一张图纸的画出来,一个零件一个零件的试验之后才有了今天的成绩。” “哪怕是一机部直接下达指示,我也不同意直接把图纸和技术资料转给其他厂家。” “除非我们自己的生产掉链子了,供应不上主机厂的需求。” 程涛难得的硬气了一把。 就是不知道他只是在江辉面前硬气,还是可以一直硬气下去。 不过如果首内真的可以快速的提升新款发动机的产量,满足各种需求的话,顶一顶其他厂家的申请,也不是不可能。 毕竟一机部要确保的是主机厂的各种使用需求,至于谁来生产,领导们并不是很在乎。 而就在程涛跟江辉说到一机部那边的情况的时候,汽车局的秦浩看着不断增加的新款BJ212采购申请单,也是有点头大。 “郑总工,你看这帮人都是怎么回事?” “首都汽车制造厂的新款BJ212的样车才刚刚生产出来,他们就着急忙慌的打申请找我们要指标了。” “一个个都还是狮子张大口,你要两百辆,他要三百辆的,完全是乱来啊。” 秦浩跟郑正清也算是比较熟悉了,跟郑正清一起开会的时候,忍不住就先吐槽了起来。 “秦局,那帮人聪明着呢,人家这是提前把报告扔过来,到时候新款BJ212生产出来了,要汽车局这边优先给安排。” 对于各个省市找一机部汽车局提申请的事情,郑正清显然也是有所耳闻。 稍微一想,就能知道大家打的是什么算盘。 汽车在这个时代绝对是属于紧俏的商品,许多地方都在打报告希望能够给自己分配一辆。 当然了,国内都有什么车,这些人也是门清。 大家自然是希望能分配到好一点的车。 “现在新款BJ212还没有量产,各种申请就雪花般的飞了过来,到时候岂不是更加疯狂?” “这事最终都得听计委的,他们更应该去找计委啊。” 秦浩实在是不想去管那么多事情。 好些单位都不是他能惹得起的。 这也算是部委处室的一个特点,就是一个处长或者司长也能有权利去审核各省市的各种申请,有的时候各省市跑步前进,跑的就是他们这些具体负责人。 “虽然最终车子的划拨跟计委密切相关,但是你们汽车局在其中的影响也是不能忽视的。” “这一点他们也是看的很清楚。” “秦局啊,你就想开点吧,这些申请往柜子里一搁,以后再说。” “反正就算是有人问,你也可以说首都汽车制造厂那边没有开始量产新款BJ212,这些申请现在还没有到处理的时候。” 郑正清也算是职场老油条,轻而易举的就给秦浩出了主意。 这让秦浩心中的焦虑也少了几分。 对汽车局来说,这算是幸福的烦恼了。 同样在享受幸福的烦恼的,就是江辉了。 一汽的余江和王乐拿着介绍信,很正式的来首都汽车制造厂找自己谈话。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