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大家都是汽车工业一条街上的工厂,这个福利待遇的差距出来了,自然有人不舒服了。 “我担心这种声音会慢慢的变得越来越强大,并且首都内燃机总厂和首都齿轮厂等其他的配套厂那边,很可能也会有类似的情况出现。” “甚至我觉得他们的情况会比我们厂更加的严重,因为他们的产品除了卖给你们之外,其他一些厂也是有需求的。” “在产能不够的情况下,他们肯定是希望高价卖一部分的产品给到其他的厂。” 唐日月这么一说,江辉倒是重视了几分。 像是首内的新款发动机和首都齿轮厂的4MT手动变速箱,现在都是华夏汽车行业的热销产品。 短时间内,行业内找不到比他们做的更加优秀的产品了。 所以肯定有不少的厂想着办法从他们那边采购更多的发动机和变速箱。 这种情况下,多多少少也是会给首都汽车制造厂的配套带来一些不稳定的因素。 “你帮我具体了解一下这方面的情况,要是有什么新的消息,也可以随时过来找我。” 江辉准备去找陈奇聊一聊这个事情。 不从根源上解决这个问题,恐怕会起一些风波。 …… 经济学上有一个定律叫做墨菲定律,大概的意思就是你越担心一种坏事会发生,那么它就一定会发生。 首都汽车制造厂这边开始担心配套厂那边会闹出幺蛾子,实际上就已经有幺蛾子发生了。 “小江,首都齿轮厂那边表示下个月额外增加的4MT订单,他们没有办法对应。” “但是我们私底下了解了一下情况,他们努努力,其实还是可以对应的。” 郑海明的办公室里头,陈奇、江辉几个都被叫过去开一个小会。 虽然BJ212升级换代项目小组办公室最重要的任务已经完成,但是这个临时性质的机构一直都没有取消。 任何跟新款BJ212相关的问题,都还是会优先交给这个团队来商量解决。 到现在为止,这个团队也没有让厂里面失望。 “这段时间我已经听到了好些类似的风言风语,一些配套厂觉得我们使用计划内的物资生产车型,但是却有一半是按照计划外的价格在销售,从中获得了巨大的收益。” “这种收益,他们也想享受。” 江辉直接把自己的看法给说了出来。 估计大部分人心中也知道是怎么回事。 “是啊,财帛动人心啊,我们厂这段时间发的福利都快顶上去年一年了,好些其他配套厂的人员看了都眼红。” 陈奇也很清楚这种局面诞生背后的原因。 不患寡而患不均啊。 首都汽车制造厂的待遇,以前跟其他的配套厂其实没有太大的差异。 主机厂的工人也跟配套厂他们的工人一样,按照六类地区的工人工资标准在领取工资。 唯一区别的就是各个厂逢年过节的福利待遇有点不同,这也是比较考验各个工厂采购员水平的时候。 “他们会有这样子的想法,倒也不奇怪。” “但是我们肯定也不能那么简单直接的同意,要不然以后就会有更多的配套厂在各种情况下跳出来闹事。” 郑海明倒也不算慌张。 反正最坏的结果就是首都汽车制造厂使用计划外的价格去采购材料和零部件。 这虽然会导致新款BJ212的生产成本大幅度的上升,但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咯。 就算是材料和配件的价格翻了一番,大不了最终的销售价格也翻一番。 在没有更多的合资车企成立,更多的新车型投产之前,这个操作是完全不需要担心的。 “我们是不是可以考虑做一小步的退让,比如每个月的三成配件使用计划外的价格进行结算,我们给他们涨价20%。” 江辉知道有些话肯定是自己提出来更合适。 总不能让郑海明或者陈奇提出涨价吧? 反正对于首都汽车制造厂来说,计划外的车型的成本涨价20%,完全是能够用售价盖得住的事情。 羊毛出在羊身上咯。 “有些配套厂希望所有计划外的订单都按照计划外的价格结算,这肯定是一种理想情况。” “我们厂是八大试点厂家之一,情况肯定比较特别。”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