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也就难怪陈晨星转了一圈之后,对这个四合院的情况充满了羡慕。 “站在院子里的这个葡萄架下面,抬头就能看到故宫的宫墙,那个感觉还是很不一样的。” 相比房间里头的各种陈设,候国明更加感兴趣的是四合院的院子。 在住房那么紧张的时代,城市里头有这么一处大的独立院子,实在是太不容易了。 一些大杂院的建筑规模虽然也挺大的,但是院子里都是各家乱七八糟的东西,可没有太多剩下的空地给你折腾。 “候工,现在的政策已经在慢慢的放松,将来你的情况肯定也会大幅度的改变。” “指不定你在海外的那些亲戚,什么时候就回来让你去继承一大笔家产呢。” 江辉跟候国明说这话还真不是在开玩笑。 过去十几年,海外关系这个词语对于华夏人来说,那就是一个祸害,大家都在拼命的否认自己有这方面的关系。 不少人也是因为这个关系遭受了一些罪。 但是今后几十年,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特别是在接下来的十年内,有海外关系,那绝对是非常吃香的一件事。 人家随便给个几千美元,你在国内就能过上人上人的生活。 甚至你要是能够利用海外关系拉来投资的话,当地都会把你当成座上宾。 更加不用说利用海外关系把自己变为外商的各种操作了。 “希望政策能够变得越来越好,不过对现在的生活,我也已经比较满意了。” “天天跟着你一起去搞新技术,也是挺有意思的。” 候国明颇为感慨的说道。 过去十几年,他的日子过的很苦。 现在确实是已经有苦尽甘来的感觉。 特别是最近大半年,江辉对他还是颇为照顾。 “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江辉没有跟候国明谈太多这方面的话题。 刚刚搬家,肯定也还有一些东西要收拾一下。 之后再准备一顿乔迁宴席,肯定也是需要的。 江辉买的这个四合院的价格太高,搞的太多人知道的话很可能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所以除了邀请陈晨星和侯国民之外,江辉不打算请其他人。 等以后政策进一步的开放,大家的观念和大环境都慢慢的开始变化之后,这些担心就没有必要了。 丈母娘下厨,几个人坐在一张檀木饭桌上面,倒也是热热闹闹的吃了一顿大餐。 第二天,江辉就开始从四合院这边骑车去上班了。 不过,刚刚到厂里面,一机部那边就打了个电话过来。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