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1980年初,由华夏台译制部引进的美利坚科幻连续剧《大西洋底来的人》,出现在每周四晚的电视屏幕上。 这是第一次被引进到内地电视台播出的美剧。 这套系列剧的风格严谨、古朴,与其它科幻电视剧相比,更接近科学事业的实际情况。 与后来的华丽大片相比,《大西洋底来的人》其实非常朴质。 由模拟信号转化的图像效果较差,甚至有些模糊不清。 除了糖堆般的“海鲸号”外,剧里没有什么“高科技”的影子。 稍有一些特技,也无非是靠简单模型、镜头分切、画面剪接形成效果。 淡出淡入的场景剪辑,很有几分原始感。 但是《大西洋底来的人》给华夏带来的影响其实挺大的。 其中有两件东西不能不提,一是蛤蟆镜,二是飞盘。 麦克·哈里斯戴着一副太阳镜,被时髦青年效仿,与喇叭裤、花衬衣、手提录音机,一起成为1980年街头青年的标配。 大家都叫它麦克镜,也叫蛤蟆镜,还有叫熊猫镜的。 这种眼镜镜片大,颜色浅,挡风养目,防晒遮阳,镜片左上角必须有一个不干胶的商标,这个商标不能揭下去,因为代表了原装正品。 在这种背景下,许多人对美利坚的好奇心算是达到了一个高度。 能够有机会去美利坚出差,那绝对是许多人都不想错过,使劲争取的事情。 首都汽车制造厂那边意外的获得了美利坚通用汽车的邀请函,对方承诺接待五人的考察团队,提供机票、食宿等各种费用。 这么好的考察机会,一机部那边自然是有人盯上了。 “这个陈奇和江辉,把他们拿下来,首都汽车制造厂那边留着郑海明厂长就行,首都理工大学的朱建生教授也留下。” “剩下的三个名额留给我们部里面。” 这个时候出国,手续上是很麻烦的。 按照原本的计划,这一次是一机部安排一名人员担任团长,带着郑海明、朱建生、陈奇和江辉前往美利坚通用汽车考察。 但是这个名单在一机部内部负责出国的具体事务的办公厅那边,却是卡住了。 “主任,如果这样子的话,到时候首都汽车制造厂那边会不会闹呀?” 作为实际跑腿的办事员,名额变化之后也是落不到他的头上,所以其实他是不大想平生波折的。 奈何主任有吩咐,他也不敢不同意。 不过一些可能的风险他肯定是要先提出来,免得到时候让他背锅。 “闹什么闹?通用汽车那边之前的接触,本来就是一机部主导的,首都汽车制造厂那边也是属于我们部管理的,他们连这点觉悟都没有吗?” “这一次我亲自带队,跟我们主任和工会领导一起去考察一下。” 李本满作为办公厅的副主任,分管出国管理相关的一些业务。 这么好的机会,他肯定是要充分的利用起来啊。 可惜的是只有五个名额,要不然他就可以安排更多的人去参加了。 “好的,那我先去收集一下相关人员的证件等资料,尽快的去把手续给办下来。” 领导都这么说了,岳瑞自然就只能按照这个意思先去办理。 而在美利坚大使馆那边,史密斯是一直都在关注着通用汽车邀请江辉和朱建生去美利坚总部考察的事情。 等了好久终于等到一机部那边送资料过来办理签证,他立马迫不及待的就亲自去跟进。 不过,让他感到困惑的事情发生了。 “伍德科克,华夏的一机部把去通用汽车考察人员办理签证的资料送过来了,不过名单有点奇怪,我只看到了朱建生,没有看到江辉。” 史密斯知道伍德科克很重视这个事情,所以第一时间就去找他汇报。 “郑海明、朱建生、杨建松、蔡浩宁、李本满,怎么一机部那边有三个人一起去?” 伍德科克接过史密斯递过来的资料,快速的看了起来。 “是啊,按照我原本把握的信息,这一次的考察应该是一机部那边安排一名人员带着首都汽车制造厂和首都理工大学的人去美利坚的。” “通用汽车最想邀请的就是朱建生和江辉,其他的人都是搭着一起组团去的,为得就是让江辉他们能够放下心中的担忧。” “可是现在出国考察的清单变成这个样子……” 史密斯也有点不清楚应该怎么办了。 按理说华夏这边去通用汽车考察的人员清单跟他们没有任何的关系,人家爱安排谁去就谁去。 大使馆这边只要负责把签证搞定就行了。 但是史密斯知道这一次的事情比较特别,所以才专门过来找伍德科克商量。 “把这个信息告诉通用汽车,问一问他们的意见,然后再做进一步的安排。” 伍德科克略微一思考,就找到了一个处理方案。 对此,史密斯自然没有意见。 当天晚上,太平洋那边刚刚上班的奥斯丁就收到了史密斯这边打过来的跨洋电话。 “什么?清单里没有江辉?” “法克!” 奥斯丁忍不住爆了一个粗口。 上一次他专门去首都出差,最主要的成果就是邀请了江辉和朱建生来美利坚通用汽车总部参观和考察。 充分的见识到了江辉的专业水平之后,奥斯丁对于吸引江辉加入到通用汽车的设计团队是非常的迫切。 可是自己辛苦了那么久的事情,最终却是变成这个样子。 难不成江辉中途变卦了? 不应该啊! “我也觉得有点奇怪,这个清单不符合我们之前的预期,所以才专门打电话跟你沟通一下。” 隔着一个太平洋,史密斯也能感受到奥斯丁的不满。 这一下,他基本上知道一机部那边递过来的清单,肯定是有问题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