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领导,您也知道我们厂现在的员工数量快速的增加。” “去年的时候只有两百多人,现在已经突破1000人,达到了1400多人了。” “等到下个月我们的新生产投产之后,员工的规模还会进一步的扩大到1700人左右。” “而伴随着宝马S和宝马X的大规模量产,明年我们的产量相比今年至少会翻一番,那个时候人员肯定是要超过2000人,甚至达到3000人也不奇怪。” “这么多的员工为工厂的发展做贡献,我们肯定也要考虑尽量解决员工的一些确实困难。” 江辉快速的酝酿了一番,准备找个很有说服力的理由出来。 这年头,工厂基本上是管生管死,员工的什么事情都要管。 当然了,不同厂之间,待遇差异也是很大的。 朝阳摩托车制造厂之前两百多人的规模,什么幼儿园、小学之类的,自然都是不可能有。 但是今后就不一样了,这些东西不配套上去,也是会影响一些人的选择的。 更加关键的是伴随着知青回城,除了就业问题之外,住宿问题也是变得非常严峻。 这个年代没有商品房,各家各户普遍的情况就是房子依靠单位分配。 许多一家七八口人就挤在三四十平的房子里头的情况,绝对是很常见的。 甚至夫妻之间办一些事情都很麻烦。 不少女孩子找对象,都不是要求男方有自己的房子,而是要求男方在家里面有自己的房间。 要不然只能用一块布帘子隔开来,小夫妻实在是很难办。 很显然,江辉准备在这方面下点功夫。 “你具体想要干什么?” 郑海明其实已经有点知道江辉的想法了,但是毕竟没有说出口,他还不敢肯定。 “我打算用这些地修建一批家属楼和幼儿园、小学,将来也预留初中的面积。” “与此同时,也为进一步的修建新的生产车间做准备。” 江辉这么一说,郑海明立马问道:“修建家属楼可是挺花钱的,你们那么多员工,需要修建的楼可是不少。” 这个年代各个单位的房子都很紧张,大家难道是不想修建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只是各个单位都缺钱,没有能力大规模的修建家属楼。 可是对朝阳摩托车制造厂来说,情况就不一样了。 他们不缺钱! 只要有地,能够搞到足够的建筑材料,多修建几栋家属楼,根本就不是什么问题。 甚至江辉准备直接修建单元房,而不是现在流行的筒子楼,这样子可以大幅度大的改善住房条件。 当然了,肯定不是所有的员工都有资格获得单元房的分配。 “小江啊,我们部里面的福利住房也很紧张啊……” 郑海明一点都不担心江辉没有实力去搞定修建家属楼的事情。 他只是想着是不是可以借着这个机会,也给一机部谋一点福利。 “领导,我们厂是合资公司,我个人虽然很愿意给部里面配套着修建一栋家属楼,但是涉及到外方……”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