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5、势如破竹-《大明:拿命教太子,皇帝求我别死》


    第(2/3)页

    弘治十五年的事很多,首先摆在眼前最重要的事,无疑是这次弘治十五年会试。

    今年大比之年比上一届还要热闹,许多天才儒生都纷纷加入到这一次科举之中。

    诸如吴中四才子、京畿四才子、广州湛若水等等!

    陈策这十几天时常会去祝枝山的小院,对于策论等文章,陈策其实不太担心,祝枝山在西南为政这么多年,对政事应该有了自己独到的理解,策论完全没问题。

    第一场八股显得尤为重要。

    而这也恰恰是祝枝山最薄弱的地方。

    陈策在这十几天购买了往年的科考试题,试着分析今年科考最可能出现的八股形势以及试题。

    他按照自己的理解和今年主考官梁储的性格,试着给祝枝山出了三道八股文预测题。

    1、凡有血气者莫不尊亲,故曰配天。

    2、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3、釐尔圭瓒,天子万年。

    梁储是传统的儒家士大夫,将天地亲君师刻在骨子里,对帝王尤其效忠,所以出题很可能会和天子相关。

    陈策按照梁储的性子,推测出来这三道题目,让祝枝山好好撰写破题文章。

    祝枝山写了许多,陈策其实都不太满意,最后无奈之下,陈策亲自给祝枝山破题,将三题全部破了后,给他讲解后续的思路,让祝枝山跟着自己的思路继续撰写。

    值得一提的是,陈策只是给他提供了破题,后续思路则需要祝枝山自己去理解了。

    陈策发现祝枝山穷其一身没中进士是有道理的,他的破题思路实在和进士科要求的南辕北辙,换言之,他总是找不到四书五经某句话的核心论点,总是能将中心思想理解歪了。

    二月初,距离会试不过五天时间,陈策从祝枝山那里出来。

    迎面遇到了张家兄弟。

    张家兄弟歪着头,抖着肩膀,似笑非笑的对陈策道:“陈纯简,教学生呢?”

    陈策:“嗯……额?怎么了?”

    这两个家伙几乎无事不登三宝殿,谁知道又在打什么主意。

    张鹤龄微笑道:“没什么,问问你,教的咋样?这个祝允明能不能考中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