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如今京察在即,他宁诚若还想安心在礼部,只需陈策的一句话就能实现。 但陈策摆明了不想管这件事。 是啊,非亲非故,他陈策为什么要在乎你程敏政的前途生死? 宁知君道:“所以女儿才会私下找到陈策,只要他愿意开口说个情,爹你便可安稳在礼部。” 宁诚沉默片刻,问宁知君道:“伦文叙和梁储交好,梁大人未必不能在礼部运作?你为何不找你相公说这些贴己话?” 宁知君摇摇头道:“他,不行。” “梁储毕竟还没进礼部。” 宁诚道:“你既知道他不行,又为何当着这么多人面,将你相公给架起来?” 宁知君摇摇头道:“万一呢?” “总该留个后路。” 宁诚深深凝望了一眼宁知君,不知想着什么,但还是道:“君儿,不要再想陈策了,你们没可能的了。” 宁知君沉默了许久,才道:“嗯。” …… 弘治十五年,春二月底。 殿试如火如荼举办,今年殿试的状元结果不出意料,被唐寅收入囊中,实现三元进士的壮举。 祝枝山虽然没有进入一甲前三,但也是二甲排名靠前的进士。 湛若水则是今年的榜眼。 按理说唐寅和祝枝山这样的成绩,该进入翰林院直接担任编修、修撰一类的文官。 但唐寅和祝枝山都拒绝了,西南那边的政务还亟需他们过去处理,这是陈策的战略计划安排,整个西南还没实现富饶,他们不愿意在翰林院浪费时间,于是毅然决然的选择继续远去西南。 这一举动被士林人知晓,无不觉得唐寅和祝枝山脑子有问题。 不过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唐寅和祝枝山的抱负别人自然不会理解。 春三月初,唐寅和祝枝山毅然决然的踏上南下道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