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除了两条较大的流域外,还有太湖、鄱阳湖、洞庭湖等治水的成果,工部都在着重去做。 农耕器具上的代耕架、兵部器具上的全胜车图等等,都是由工部制造出来的,当然,这些依旧是陈策发明出来的。 五部部堂的回报,基本几句话都离不开陈策的影子,站在奉天殿的百官,有的是知晓陈策于大明的贡献,但更多的人大都是不清楚,也不会如此细致的知晓陈策对大明的改变。 今日听到这些后,不由频频倒吸凉气,目光时不时就会朝站在最前方那个穿着紫绸的年轻人望去。 此时方才明白,他以如此年轻的年纪站在百官最前列的原因,他有这个资格。 还有一部分官吏看向陈策的目光则是有些玩味,目光中带着几分嫉妒。 工部汇报结束后,已经快到了午时,百官们早就饥肠辘辘,但朝会的重点还没有结束,弘治皇帝特让百官先休息,吃了中饭继续开朝会。 中饭就在奉天殿外凑合,内宫的太监早就准备好了一些煮熟的玉米、红薯汤还有一些小菜。 这些下西洋后带来的海外农作物,在大明土地上十分好种植,比如那些土豆,冬天也能种出来,玉米秋天种植,冬天收获,可以说完美的让四季都有粮可收获,弥补了粮食单一的空白。 当初陈策力排众议,甚至不惜将都察院的一名都御史给拉下去,也要促成航海,那时候大家还不理解,直到现在看到航海带来的成果,才知道陈策当初的坚持多么正确。 衣食住行乃至农商教育文化等各行各业的改变,处处都有陈策的影子,这如何能不让百官震撼。 关键这些事,仅仅只是在短短五年内就做到了,他陈策究竟是什么妖孽,才能做到如此啊?!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