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洞幺收到。” 当江辰完成了调整之后。 很快。 通讯频道里马上就响起了预警机指挥员的声音,同时数据链也已经传送过来了,“洞幺,洞两,目标三组,纵队,方位270,距离150,高度80,‘敌机’。” 一般歼-20威龙出任务的时候,都会采用两机编队。 所以这一次演习江辰和肖云的代号分别是‘洞幺’和‘洞两’的原因。 之所以江辰代号‘洞幺’。 因为他是长机。 肖云是僚机。 ‘天眼’则是预警机和整个预警系统代号。 此次实兵对抗演习和实弹打靶的预警机是才服役两年的空警-500. 空警-500也是东大空军继空警-2000,空警-200之后,第三代预警机。 也是世界上第一款采用数位列阵雷达技术的预警机。 所以相比目前世界上其他型号预警机,空警-500不说领先一代,但是领先半代还是绰绰有余的。 因为数位列阵雷达技术已经全面超越了传统的有源相控阵雷达。 该技术通过对信号进行直接数字合成,视线波束在空间的扫描和形成。在提升灵敏度和探测距离的同时,还减轻了设备的重量。 所以空警-500不管是在雷达探测距离、反隐身和电子干扰能力,以及跟踪目标数量和引导战机批次方面,都已经达到了东大,乃至世界最高水平。 空警-500也是空军体系化作战模式的核心。 是名副其实的‘空中指挥所’。 在接收到了‘天眼’发送过来的数据链之后,江辰马上就有了应对之策。 因为‘天眼’的情报清晰明了,而且还很简洁。 目标三组,是指‘敌目标’由三个不同的‘组’构成,比如有侦察,有拦截,有还击.每个组都扮演不同的角色和责任。 这可不是一架‘敌机’。 而是一个完整的体系。 ‘敌方’可能有预警机、防空系统和战斗机等。 这就是实弹打靶的意义所在。 ‘靶机’模拟一整个体系的‘敌机’,然后我方出动四批次八架歼-20威龙。 每一批次对付一个体系。 也就是说。 两架歼-20威龙对付的不只是一架或者两架‘敌机’,而是多架敌机以及预警机、敌防空系统等等。 至于方位270,这是方位角,正西方。 敌机自西而来。 距离150就更容易理解了。 ‘敌机’距离150公里。 高度80则是8000米的意思。 ‘敌机’距离150公里,正好在超远程空空导弹霹雳-15的射程范围内。 “洞幺明白。”江辰的语气很平静。 他扫了一眼雷达屏幕。 马上回复,“雷达干净,有预警!可能是同代机。” 靶机模拟的是同代机(五代机),所以仅凭歼-20威龙的机载雷达,是没办法找到、锁定目标的。 所以雷达屏幕才会‘干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