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司马光见此倒是悠闲的喝起茶来,这改革居然也分快慢,看这样子是要分三方争论啊! “当快,快刀去势,一朝痛而十日养,则百日安宁。” 王安石没有丝毫犹豫,人走政不在,要是改革慢了,君王不再荣宠,又有保守派的反攻,改革注定失败,唯有快步改革才是正道。 “变法过激易生乱,不变则多年积弊。楚某以为,当长久迟缓施行新法,十年即可安宁天下。” 楚鸿自然站在变法一边,但这并不意味着他赞同王安石那种快刀去势的变法风格。 十年当政宰辅大相公,看似难度颇高,实则也有不少先例。 按照知否原著,时间乱就大致乱在他舅舅即为那事,大宋朝英宗当政也就几年,但他那舅舅身体极好,当政估计八九年起步,表哥赵策英更是不得了,当政十多年,这个时间足以让他达成改革,为大周延寿百年。 其他人忧心君王荣宠的事情,他却并没有太多这方面的担忧,他那舅舅和表哥是太祖一脉,当政以后肯定得大幅度的扶持自家人,以保持君位稳定。 而且,他可以活六十多岁,实在不行将舅舅和表哥熬走,扶持小皇帝登基掌权,总能腾出十多年时间的。 “呵呵.......十年实在太久,王安石并不以为这是改革之道。” 王安石实在忍不住笑了,麻勒个壁,好不容易有人和他政见差不多,结果你告诉我有那么大的差异,他依旧是我的敌人? “管仲变法四十载,以有齐国之强,为春秋五霸;苏秦变法,合纵连横十余载,以有合纵联盟;商鞅变法十八载,有以大秦强盛,一吞六国,成天下一统。 数过往变法之事,大多持续极久,短时间的变法无疑是政令不稳,朝令夕改,天下变动。” 楚鸿静静诉说事实,也不指望说服王安石。 就像他对自己改革方式的自信一样,王安石也不会轻易否认自己的改革方式,要是真这么容易说服,天下早没有争论了。 楚鸿没有说的是,变法要在一定程度上不损害地方大族利益,或者得有损害有得利,否则没有地方大族的支持,安稳年代想要成功变法基本上不可能成功。 没有人比他更清楚大周地方大族的根深蒂固。 “司马光,你觉得应当怎样变法?” 王安石微微摇了摇头,希望“中立”的司马光给个说法。 嗯.......王安石司马光之争看楚鸿,楚鸿王安石之争看司马光。 “我觉得,不应变法!” 得,白问了。 “哈哈,今日不提政见,就喝酒吃菜。” 楚鸿也摇了摇头,司马光是庞籍阁老的继承人,王安石是文彦博阁老的继承人,自己是韩大相公的继承人,谁背后都有大爹,说服不了对方也正常。 那.......就看谁爬得更高吧!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