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要是要是再来几十年,天下文人尽为楚氏门生故吏,何其吓人? 这种情况下,皇帝政令能不能走出宫殿都是楚鸿一句话的事情。 就算是可以走出宫殿,到了地方上能落实? 楚大相公都没发话,这能干? 楚鸿的威望权势会越来越强,后世皇帝则是没有什么根基,赵策英都不敢想会是什么情况。 太子羸弱,军务基本上掌握不了,怎么可能压得住他的“仲父”? 压不住,那他的儿子就会是文官集团任意玩弄的人。 这天下,可就彻底失控,天子也就成为了吉祥物。 要是楚鸿没有赵策英活得久,那赵策英大概率会慢慢削弱楚系,让楚鸿自愿致仕,造就千古君臣,千古佳话。 但问题是,赵策英活不了那么久,他自己也不认为自己会活得比表弟久。 那能怎么办? 只能手动处理,为后世子孙扫荡障碍! 借着收复他燕云十六州的天大士气,这是搞楚鸿的绝佳时机。 要是不搞,等这事稍微一过,气势一减,他未必搞得了楚鸿。 楚鸿也知道赵策英的想法,可惜他肩负天下苍生。 这一来,楚鸿为了天下苍生,也唯有先下手为强,让天下安宁。 在决意让表哥遭人刺杀前,楚鸿有过两个选择。 权臣,要么造反,要么让一切消弭,让子孙后代也一起安稳落地。 楚鸿选择让表哥归西,安稳消弭一切。 要是造反,那他这皇位之正、得国之正怕是连他前世的大宋都比不上。 人家大宋好歹也算得上终结了五代十国的乱世,他这可纯纯是千古盛世,要是篡位,子孙的结局无非就是一样的让其他文人篡逆。 得国不正,不好篡位! 那就唯有让表哥归西,让一切消弭,让一切安稳。 也即是,安稳的让权力过渡。 在想到让赵策英驾崩前,楚鸿的想法是让权。 保守派一向颓废,慢慢的将一些权势让给保守派,以达到保守派和改革派平衡的锲机,慢慢放权,安稳落地。 譬如,让司马光这种祸害入内阁。 可惜,不行! 改革,无非就是换一些人掌握利益,换新的方式掌握利益,同时将天下利益做得更大。 改革派、江浙系、楚系这些人都会将他往上推,这些人是不会让楚相失去权势的。 楚鸿掌权,获利者也不仅仅是改革派。 精确的来说应当是天下的改革派、楚系的改革派和保守派,江浙系的改革派和保守派五大部分。 人太多了,涉及的利益也太多,这些人不可能让楚鸿让权。 让权,让的不仅仅是权,也是利益。 一旦楚鸿让了权势,那一些占有的利益是不是要放回去? 早就吃到手的东西,让人放回去,可能吗? 要是在篡位和让权两个选择里选,那些家伙宁愿选篡位,怕是也不愿意楚鸿让权。 楚鸿也坚决否认了这玩意,让权这玩意太不可靠,就怕后世皇帝算旧账。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