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文人向来都极为尊师重道,若是等他们得知慕容天刺杀太子后,还能担任此次春闱的主考官。 肯定会引起激愤与不满。 到时候会不会出乱子,就很难说了。 慕容天恼怒看向慕容清。 “五弟这般好的口才,二哥以往却未发觉,倒是眼拙了。” 慕容清闻言,一脸平静道。 “二哥现在知道也不晚。” 二人双目对视,暗潮涌动。 康健帝则是满意的点头,这就是他想要看到的,便沉声道。 “穆郡王说的不错,国舅还有异议吗?” 端木庆闻言,双膝跪下。 “陛下,穆郡王虽然说的有理,可就是因为这样,更不能让谣言继续扩散下去。 只有二殿下担任主考一职,才能让天下之人明白,太子一事与二殿下无关。” 宋老国公闻言,拱手道。 “陛下,国舅此言不妥。 自古文人均是桀骜不驯,若太子一事没有确实的定论,就让二殿下迎风而上,说不得会适得其反。 为了稳妥起见,还是让穆郡王胜任主考一职。” 一众中立官员,觉得老国公此话有理。 虽说穆郡王出身低了些,可他担任,至少不会出现大乱子。 至于二皇子,那可就未必了。 毕竟中立官员求的就是一个稳字。 因此一大堆中立官员,纷纷出列附和老国公所言。 此举自然让端木庆气的咬牙,他还想说什么。 康健帝一锤定音,没再给他机会。 “既如此,那就这么定了。 穆郡王为此次春闱主考官一职,宋国公从旁协助。” 此话一出,宋老国公自然拱手领命。 慕容清也拱手道。 “儿臣,定不负父皇所望。” 春闱主考官一事,到这里便尘埃落定。 退朝时。 唐武和宋老国公并行。 慕容清快步上前,行了一礼道。 “多谢老国公和唐将军,我必定谨记于心。” 唐家会站出来支持他,可却未想到老国公也会站出来。 老国公代表的是中立派,他的支持比十个唐武都管用。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自己已经可以乘势而上了。 唐武看向慕容清,声音并未有多亲近。 “郡王言重了,我这么做是为了什么,想来郡王应该很清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