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他本是京城一间书院的教书先生,颇有些名望。 今日也是恰巧来此,书远斋的书童,说今日在路边捡到一样东西,他觉得那话说的好,便拿出来让这位陆先生瞧一瞧。 完全没想到,会引起这样的轰动。 陆先生和在场的学子们一样好奇,他便看向不远处的小书童。 书童模样只有十四五岁。 他有些腼腆道。 “我也不知道,只是那宣纸,是从一辆马车上的窗口飘落下来的。” 书童这么一说,便有人忍不住问道。 “那你可知,那马车上的人是谁?” 小书童想了想,像是想到了什么,眼前猛的一亮。 “我瞧见,那马车上有穆郡王府的标识。” 穆郡王是谁,很多学子还不知道。 但是陆先生是京城本地人,自然是知晓的。 “你说的可是,这次春闱主考官,五皇子穆郡王?” 小书童连忙点头。 “我不知道那马车内,坐的是不是穆郡王。 不过那马车肯定是穆郡王府的,这肯定错不了。” 有了小书童的肯定。 便有人笃定道。 “那肯定是穆郡王写的。” 听闻穆郡王如今不过才十八九岁,居然有如此远大的抱负。 堪称我等读书人的典范。 对方又是这次春闱的主考官,这说明什么? 说明当今陛下慧眼如炬! 有这样的皇子,便是他们康国之幸。 一时间,慕容清的名号,瞬间在赶考的学子中炸开。 唐朝朝乔装坐在角落,听得一脸笑容。 不得不说,花孔雀是会挑好句子的。 瞧瞧这四言。 说的多振奋人心!一个个脸红脖子粗的。 慕容清还不知道,自己已经成为了学子中的名人。 不过他很快也知道了。 因为接下来的几天,又有不少,说是从穆郡王府中,流出来的诗词。 句句皆是鼓励学子进学的好诗词。 这让他在学子中的地位,又上升了一个高度。 慕容清得到消息后,眸子先是暗了暗,随即又恢复如常。 既然有人推他出来,那他借势便好。 康健帝得知,自己的五子,居然还有这样的才华,心中不免有些动容。 可惜他终究没有说什么,只是夸赞了几句。 慕容清没有承认,也未否认。 唯一气坏加崩溃的人,只有慕容天。 老五这个棺材子果然一直都在韬光养晦,藏拙至此所为何求?! 就差把想要夺嫡刻在脸上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