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老国公才到大理寺,慕容清后脚便来了。 江临立刻吩咐人,给他们搬了椅子。 却不知,这里还未正式审问,已经有人将泄题一事,捅到了都察院。 一帮子顽固的言官,听闻此事,立刻就躁动了起来。 纷纷开始写起了弹劾的折子,送进了宫。 康健帝看见一堆折子,脸瞬间拉的老长。 身为帝王,他自然知道,此事之中有猫腻。 可动手的人,却并未亲自冒出头,而是通过了言官的口,无非是想让自己不得包庇五子。 当真是好手段。 不过康健帝也并未着急。 如果慕容天是他给太子的磨刀石,那么慕容清就是太子的挡箭牌。 若他能自己回旋,说明还有些能耐。 若不能,康健帝也会公事公办。 东宫那里已经传来消息,太子的腿已经在愈合,眼下已经能扶着拐杖,走上几步了。 唐朝朝的医术,也得到了康健帝的认可。 可惜对方突然中毒,他计划让太子与之培养感情的计划,也被破坏。 有这等医术,唐朝朝要是能嫁给太子,太子的安全便能多一层保障。 大理寺开审之前,皇宫来人了。 康健帝的口谕是,皇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这就是公事公办的意思了,江临得了旨意,也不敢造次。 再怎么说,那也是皇子。 慕容清听到这话,嘴角划过一抹讽刺。 唯一激动的,便只有那些告状的学子们。 康健帝的圣明,让这些热血的学子们,更加激奋。 有这样一个皇帝,乃是康国之幸。 当然,这也不是他们说,舞弊之人就是穆郡王。 穆郡王之前的诗词,可是传遍了大街小巷。 有如此抱负的人,又怎会做出这样的事情来。 学子们来此,就是想要一个真相,而不是针对谁。 面对大理寺卿的审问,自然一个个都是将自己所听所闻所见,统统交代了清楚。 至于后来的学子们,皆是面面相觑。 他们得试题是真,可一旦承认,那他们这一生就毁了。 因此不少人,当场矢口否认。 就在二者争执不下时。 江临只能用刑法来吓唬他们。 眼下还未定罪,这些学子都有功名在身,是不能用刑的。 当场便有人梗着脖子道。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