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朕知道了,今日午时开城门。 寒门子弟不易。 朕亦网开一面,抄没其家,贬为庶人,发配两千里,流放漠南。” “陛下,虽那些被西戎收买的官员未对康国造成损失。 可其里通外敌之事证据确凿。 臣以为应严正律法,斩首示众,再将其亲族,男发配漠南,女眷充入教坊司。” “臣附议!这等卖国求荣之辈,安能活命! 康国律法何在,怎可从宽处理。” 谢左一个眼神,下方两名官员便跳出来反对康健帝的决策。 “胡闹,若朕真处置了他们,天下寒门子弟又将如何看待朕。 民间有言,一文钱难倒英雄汉,他们能够上位,又是借了谁的关系。 难道还需朕将你们的名字点出来不成?! 康国取士,本意是有德才者居位,而你们都做了什么。 所谓亡羊补牢犹未晚,百姓多艰,寒门无门。 朕决定,今日起,凡进京赶考出身寒微者,皆免其衣食住行。 留京待值者,亦不需要任何银钱。 朕意已决。” 满朝文武一时沉默无言,这可是件大事,其中油水丰厚,也不知花落谁家。 但这对于朝臣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情。 康健帝的目光看向寒门子弟,以后再想从中取利,怕不是会被盯上。 “陛下圣明,臣亦觉得此事可行。” 谢左再次蹦跶了出来附和,不少人翻了个白眼。 这和稀泥的,是什么都敢答应,若是让那些人立足朝堂,可不是好事。 但想到谢左其父也出自寒门,便不再奇怪。 “陛下三思,此事花费不菲,户部已是捉襟见肘。 虽三年一次,但留京待值者至今还有不少,若是由朝廷负担。” 后面的话被咽了下去。 “无妨,朕自有打算。” 京中查抄了不少西胜堂的窝点,其中皆被收入到了康健帝的手中。 白得来的东西,用来做此事最好。 四全公公得了康健帝的眼色,立即高声道。 “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坐在轮椅上的慕容博见事情了结,赶忙开口道。 “父皇,儿臣还有一事要奏。”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