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看中哪了?” “新西城,东边户那个大院子的。” “嗯,算你有眼光,本官看看,两千三百两。” 价钱一说出口,妇人明显脸色一白。 男人从怀里掏出银票道。 “买了!” “来人,带他们去签字。” 签字的过程非常快,文吏早已经写好,只需填写位置,银钱与名字,再按个手印就行。 将契约收好,夫妇二人这才背着包袱离开。 “当家的,这也太贵了。” “贵?那地方比原来大了一倍不止,听说都是要用山城的石料打造,这都没赚什么银子。 等房子盖好,咱们再搬回来,不仅有大房子,还能剩下一千多两生活。 还是京都人。” 过了一手,不仅换了新房,还有盈余,以后再做点小买卖,生活那得多好。 “还是当家的你有本事。” “哈哈,那当然,有了一千多两银子,咱们躺着都够吃到老。 但爷们不会这么干,这些年你跟着咱吃了不少苦,看着吧。 迟早有一天,咱让你穿金戴银,再也不用冬日里给人浆洗衣裳了。” 握着妻子粗糙的手,两人离开了京城。 建新城非一日之功,但那是在下面人拿不到银子的前提下。 康健帝看着每日进项,一条复兴之路摆在了眼前。 康国不是缺银子,而是缺一个目标,让那些显贵将银子都掏出来。 显贵不断汲取银钱,到了上面便会被藏起来,埋起来。 一日花费数万两,他们都不会皱一下眉头,但这些人,什么都有。 权财美婢,享之不尽。 只需要让这些人将银子花出去,康国的赋税将会成倍提升。 浙南已经初见成效,那些有了新房与田地的百姓,买起东西来已经不再像以前一样精打细算。 花银子,还是刚刚暴富的百姓能花,什么都没享受过,所以啥都要试试。 通过挖宝一事,也让康健帝发现了,银子应该流动起来。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传令康国,明年各县,全力整修官道,河渠。 用之者,因地收取三文到五文不等。 若有贪者,满门抄斩,设路征司,专管此事。” 借鸡生蛋,康健帝先投入,让显贵者将钱丢出去,再赚回去,不断形成循环。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