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三人上了酒楼,唐耀祖侃侃而谈,上到国策,下到民生。 再到读书人的前景与未来大势。 说的整个酒楼都没了声音,全听他一人在讲。 唐暮暮书中所言,纵横篇有述,人,贯通天地人便可称王。 所谓天时,地利,人和。 再结合阅人篇,对于清流学子,自然要大谈特谈,褒贬时弊,并制造危机,达到借势的目的。 人之先天,通俗来讲,便在出生时,所能调用的银钱与关系。 唐耀祖出身唐家,对于京中子弟,天然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 利用得当,所能产生的势也就越大。 “唐兄所言,这世家入仕,岂不会让我等清流名门遭受打击。 他们唯利是图,怎可舔据其位。 可惜我等功名不显,实在汗颜。 所言真让人寝食难安!” 唐耀祖将筷子放下像是为对方着想道。 “所以我也是不得已为之,当今陛下圣明,眼下得了银钱,康国之力必将更上一层。 可惜却看不到世家之弊,商人逐利,今朝之挥霍浮财。 今后皆会被其加倍收回去。 到那时,我康国危矣。” “那咱们该怎么办,既然无法撕破脸,阻拦大势,难道就这么眼睁睁看着!” 唐耀祖依旧带着幂篱,他等的就是这句话,没有主意就对了,信他靠他不就是了? “慌什么,唐兄既然能够分析如此透彻,想必已经有了对策。 唐兄你说句话,若是能帮上忙的,咱们一定给你办了。” “好说,有道小卒过河便是車,咱们虽无官身,亦无功名,但家中亲族皆为朝中大员。 只要咱们肯做,便可乘势而起争得一席之地。 为了康国后世之事,我辈读书人,应为康国崛起而读书。 不求显达,不求千古留名,只愿山河不易,百姓和乐!” 唐耀祖话落,邻桌一人猛的一拍桌子道。 “这位公子说的好!好一个为康国崛起而读书!言简意赅,就连我这粗人听了都畅快。” “确实难得,现在当官到了地方上,不刮地三尺就算不错了。 公子有此志,方显读书人之气节。” 唐耀祖被吓了一跳,他都是吹的,全是胡乱说说而已。 书册中曾言之意,画饼要圆,需近在咫尺,又要如井中捞月,若即若离,方为上策。 没来得及说话,同窗便站起身道。 “也不看这位是何人,唐兄乃唐家嫡子,还是朝安公主的堂兄,自是才情斐然。 唐兄原来说自己不擅科考,现在看来这哪是不擅长,而是不屑!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