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他喂鸟都没这么寒碜过。 “他娘的,真是死的不冤,小六煮粥的事情咱也就是让他稀一些。 白掌门应是去而复返,怕自己买的粮食被贪墨了下去。 没想还真让她抓住了把柄。” 嘴里碎碎念,周贵左右看了看,他现在要是过去赔罪,也不知对方能不能给面子。 昨夜才损失了一大笔,难道又要破财挡灾? “废物东西,我亲自去面见白掌门,将铁诚拓的尸体送回铁家,跟他叔葬一起吧。” 叔侄亲,关系好,不求同年同月生,也算同年同月隔日死。 还能给帮里省下些银子。 一块墓碑,不过多加个名字。 周贵整理了一下自身衣着,这才乘着轿子,带着一百多帮众朝着北城区而去。 北城区,咕嘟嘟的米粥开了锅。 王小六拿着大马勺给人盛粥。 “都别着急,都有份。” 唐朝朝坐在椅子上等待着。 北城区的消息,相信已经传了出去。 两炷香,一队人浩浩荡荡赶来,抬着轿子的十六个帮众缓缓屈膝,轿子落地。 一身黑色锦袍的中年人走了出来,周贵扬起笑容,好似一副见到故人的模样。 “鄙人济岭帮副帮主,周贵。 不知白掌门驾临济岭城,招待不周,还望海涵。 此地不是说话的地方,白掌门,可否借一步说话?” “没什么好说的,你们贪墨了本掌门给城北百姓的粮食。 本以为你们济岭帮只敢昧下一些,却不曾想,竟然一锅中只放三把米。 济岭帮如此欺辱本掌门,可想好了后果?” 周贵躬身一礼,面容一肃道。 “济岭帮出了这铁诚拓,周某身为副帮主亦难辞其咎。 既然白掌门慷慨助民,周某自不会小家子气。 每家每户周某愿给一袋粮食,足够他们渡过这段时间。 说来也惭愧,周某一心向善,常对他们说,做人要心怀大爱。 可这些狗东西,总是欺上瞒下,鱼肉百姓,简直死有余辜。” “此言当真?” “当真。 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周某经营至今从不敢忘初心。 家中若有困难,周某也是无论贫富,解囊相助。 既然误会解除,周某已在望淮楼备下酒宴,还请白掌门赏光。” 要不是知道周贵是何等人,仅凭对方一番说辞与豪气发粮,定然已经信了大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