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以后遇到难处,带着战服尽管来县府,必会有人帮扶。 现在征西大军在攻打西戎,我们失去的终将拿回来。 朝廷不会忘记,我亦不会忘记。” 老妇看向唐朝朝,当扫过旁边一个长盒子,便惊呼道。 “您,您是云鸾王?” “是我。” “有您作保,我儿死的值了。” 现在康国,云鸾王之名已经逐渐被神化,有苦有难不要怕,拼死去京中,什么问题都有云鸾王做主。 往往遇到不平事,帝听堂的人便会站出来主持公道。 其中最有杀伤力的一句就是。 “信不信鄙人一封信便直禀云鸾王,你们这些蠹虫是活腻了吧。” 简直好使的不得了,一位愿为民请命,又是无敌强者,足以让那些坏胚闻风丧胆。 毕竟唐朝朝成为公主不到两年时间,杀的那叫一个人头滚滚,以往欺男霸女的人,现在都变的慈眉善目起来。 能动手绝不废话,犹如一柄审判之剑悬在康国之上。 再加上唐朝朝没事就乱出溜,前面听说在淮北,后面听说去了济岭州搞了场起义,拉起几十万大军。 还没消化完,唐朝朝已经出现在辽海,闽西,浙南。 哪里都有她的身影。 “大娘,儿子带您回去取,领了抚恤一定要收好。 莫要让旁人诓骗了,碰到不平就来县府。” “好。” 唐朝朝目送老妇离开,深吸一口气道。 “大家动作快一些,要不了多久人就来了。” “是!” 当老妇再次返回,已经有很多人在领取银子,没有喜悦,尽是悲伤。 这种情况也在所难免,毕竟抚恤再高,也是他们亲人用命换来的。 户部官员招了招手,在查验过户籍后,从旁边的箱子拿出十锭十两的银子放在桌上。 “您在这里按个手印。 还有这个凭据是用来取淮城军战服的。 本官代朝廷,谢谢您生出冯大勇这般英勇的儿子。” 老妇按下手印,将银子户籍票据放在竹篮中,淮城军带她走了出去。 每一个淮城军都将胸口挺起。 淮城一战,没有百姓们冲杀,西戎未必会败。 他们才是最值得敬重的人。 “淮城军!!” “威!!”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