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帝听堂监察下,各地治安相比以往也好了不少。 为了避免帝听堂与地方如济岭州一般相互勾连,帝听堂便一分为二,一明一暗。 明面上的帝听堂都是康国各地的铺面,至于暗面的,则在康国四处查访,位置不固定。 “有劳了,既无事,本王告辞。” “您慢走。” 待返回县府,唐朝朝看着没有来领取的名册,便让淮城军带上抚恤饷银与骨灰,分别前往各个村中。 小松村,唐朝朝背着包袱,这村落距离荆业城并不远。 翻过一座山便到,青山脚下一个不大的村子,潺潺溪水从村旁流淌而过。 炊烟袅袅,孩童们在村口嬉闹。 “云鸾王?” 领过抚恤的妇人,一眼便认出了唐朝朝。 “大娘,咱们这里还有两户未领抚恤,怎不见人呐。” 妇人闻言笑道。 “这还让您亲自跑一趟,应是邱家两户吧? 他们家日子过的不错,家里还有两个儿子,说这钱就给朝廷。 说是图这些抚恤,也不会让儿子去淮城。” 唐朝朝肃然起敬。 “那也不行,朝廷有银子的,您知道他们在哪吗?” “知道,他们儿子进山打猎,两个人虽分家,但关系不错。 就在那边,您看到翻地的人了吗? 就是他们。” “多谢,那我过去了。” 妇人点了点头,儿子战死的阴霾也少了许多。 两个两鬓灰白的男人,身穿带着补丁的布衣,挥动着锄头。 马蹄声传来,其中一个撑着锄头,好奇的观望着。 唐朝朝下马快步上前道。 “两位可是邱志强,邱志壮的家人?” 挥动的镐头停止,男人转过头,擦了擦脑门上的汗水,有些不确定的道。 “您,是云鸾王?” “是我,朝廷抚恤怎可不要,我是特意来给你们送银子的。” 唐朝朝将包袱拿下来继续道。 “我知两位的心思,但朝廷并不缺钱,还请放心收下。” 撑着锄头的男人忙摆手道。 “朝廷如何会不缺银子,死了那么多人,我们还有力气,不担心没活路。” “就是,这钱我们不能要。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