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第 5 章-《二两娘子》
            
            
            
                
    第(2/3)页
    “你去找隔壁的王二叔。他每次赶集都会赶车去的,请他帮你带一捆红丝绳回来。”
    隔壁王二叔沈寄也认得,平日见了也‘王二叔’的叫着。
    听说是隔壁的读书人要的,王二叔很容易便答应了。
    三天后,他就给沈寄带了一大捆回来。
    魏大娘见她去隔壁拿了红丝绳回来,便问道:“你做什么撺掇楹儿去买这个东西?”
    沈寄便和她说了,想编福气结去卖,补贴点家用。
    倒不担心魏大娘会反对。因为魏楹答应了,她就不会有不同意见。
    果然,听沈寄说了,她没说什么,只让别耽误了干活。
    因为魏楹想看沈寄编,她干完了活便拿着到他屋里去编。
    “好像不是太难,跟我娘打络子有点像。”
    他看着沈寄手上动作飞快,很快就编出了好几个不同的来。
    “是有点像,都是编织,这个就胜在新鲜。确实是不难,那些大姑娘小媳妇买了回去,拆开来看看很快就可以学会。所以,我打算攒多一点,等哪次赶大集的时候拿去卖。”
    魏楹想了想,“嗯,十九的时候拿到庙会去卖吧,应该更好卖。”
    沈寄觉得和魏楹沟通,没什么大的障碍。
    他没有那种视钱为阿堵物的酸气。
    他这次的新药魏大娘像是花了不少钱,走到县城的大药房去抓的。
    所以,效果比之前的明显。
    就是不知道魏大娘哪里来的钱。
    沈寄听村里人说过,魏大娘带着儿子刚来的时候,当了一些首饰买的地。
    也许还有点家当吧。
    这样最好,不会轻易把自己转卖了。
    不过,她也得努力展现自己的价值。不然,还是有危险的。
    魏楹道:“寄姐做的鱼丸汤也很好吃。”
    沈寄手上不停,嘴里说道:“可是我捉不到多少鱼,如果有人帮我捉鱼,我来做鱼丸倒是可以。”
    那两条鲶鱼,他们吃了三天。
    为了防止坏掉,沈寄只好多放了点盐,还把碗放到有凉水的大盆里。
    如果要卖的话,也只能这么办。
    好在她发现这里的人口味都比较重。
    而且鱼不能一次收多了,通常都只能养个三两天的。
    不然,就容易死了,死鱼的口感不好。
    她之前一心想着编中国结,现在听魏楹一说,这也是个赚钱之道。
    鱼丸做好了,存放着,然后拿到集上去卖。
    这个中国结,生意肯定会越来越不好,要不断的推陈出新才行。
    她这次只打算做十个花样,每样多做一些。
    “少爷,雇村里的小孩儿去捉鱼,你看怎么样?”
    本钱都是魏楹出,当然要他同意。
    “可行。让我娘去做吧,就说是大夫让我多吃鱼。”
    “好。”沈寄喜洋洋的看着魏楹,有一种找到合拍的拍档的感觉。
    “我该出去做饭了,做好了给大娘送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