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不只是考古专业的学生,整个首都大学的学生们都已经听说了这件事。 时茉这个名字,更是像风一样吹进了大家的耳朵里。 那两只鬼匣现在就躺在学校文物楼的一级展厅里,被各种精密仪器和专业的保护柜包围着。 老师朱建民目光痴迷的看着那两只鬼匣,激动得都快哭了。 另一个年轻些的老师,推了推鼻梁上的黑框眼镜,相当不理解的看着朱建民:“我说朱教授,这也就是你运气好遇见一个富婆学生,至于这么哭吗?” 朱建民擦擦眼睛,趴在保护柜外面的玻璃上,声音颤抖:“你懂什么?当时我跟她商量能不能把鬼匣借咱们研究,结果她特别干脆的就说捐了。” 说到这,更是吸了吸鼻子:“结果,谁能想到这孩子捐了俩啊!” 鬼匣的传说,上网搜搜都能看到,但存世一直都只有一只,现在两只齐全,还都属于他们首都大学了。 从文化意义上,考古意义上,还有首都大学的排面上,这叫什么?这叫无上风光啊! 如果时茉愿意,他从今天起把她当亲闺女疼都行啊! 这孩子,太会给人惊喜了! “朱教授,说真的,这个时茉还真是个低调说话高调办事的孩子,除了鬼匣,你知道她还捐了两个亿给咱们学校的学生吗?” 戴眼镜的老师说完,朱建民就愣了。 然后,那位老师端起保温杯嘬了一口,再呸呸两下茶叶,感慨的继续补充:“现在不仅每个学生宿舍都装上了空调,连男厕女厕都安上空调了。” “哦对,还有学校食堂,多亏了这位小富婆啊,校长发话了,说从今年起学生的餐标从一餐八元,涨到一餐二十元了。” 首都大学的学生餐标就是指一个学生一顿饭的最低成本标准。 原本是八块钱,现在一口气翻了倍还有余,食堂菜品从两荤两素一汤,变成了四荤四素一汤外加饭后水果和甜点。 喝完一口茶,眼镜老师悠悠的继续说:“朱教授,您知道我带的大四那帮学生怎么说吗?” 朱建民用眼神示意他继续讲。 但眼镜老师只叹口气:“他们后悔自己考早了,要是能跟时茉同一届入学就好了!” 没赶上宿舍安空调,又改餐标的好时候啊!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