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奔腾的马蹄声,打破了长安城清早的热闹。 朱雀大街之上,人群纷纷朝着道路两侧闪开。 “雁门关八百里加急!太子殿下大破突厥,追杀颉利千里!” “急报!快闪开!” 百姓们闻言,无不纷纷哗然。 要说最近这些日子以来,长安城议论最多的,那莫过于是并州道的新政推行了。 就连天子脚下的百姓们,听说了那《大唐新报》之上的政策。 一步步的真的在慢慢施行,当地百姓们的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 也都难免的生出羡慕。 “嘶!这突厥那个叫做颉利的可汗,是不长记性吗?这才在渭河被咱们太子殿下追杀的宛若丧家之犬,差点就留在我大唐了。” “这才回去草原多久,竟然又敢招惹咱们殿下?” “哈哈哈,太子殿下勇武!不愧是咱们陛下的儿子,我大唐储君,就该如此!” “这,这突厥怕不是要和我大唐兴兵开战吧?并州可是要打仗了?” 百姓们议论纷纷,他们只能够从《大唐新报》以及刚才那传信兵的口中只词片语之间,自己脑补出一个草原之上的大致情况。 然而。 此刻随着捷报传入朝中。 太极殿。 正在举行朝会的百官,无一不是骇然色变。 魏征急忙出列。 “陛下,这,殿下此举实在是糊涂啊,明明能杀了颉利,为何要把他放跑啊?” “这岂不是放虎归山?” “眼下突厥已然寒冬,食不果腹,牛羊更是极难存活,颉利怕不是必定要说服另外几部联合,倾巢之力攻打我大唐啊!” 魏征话音刚落,倏然人群之中担任鸿胪寺卿的郑江便是眉头一竖。 悍然出列。 “陛下!魏公此言谬也!” 他握着笏板的手,在听到急报之中,关于他们荥阳郑氏子弟的伤亡之后,克制不住的颤抖。 “突厥内乱在先,我大唐太子殿下不忍突厥百姓死于动乱之中,不仅仅出钱安置这些人于我大唐庇护之中,让他们有安定之所。” “更是将用粮食和兵器换来的突厥牛羊,也都分发给了他们,让他们有所生计!” “此乃我大唐天恩浩荡,突厥颉利突利等人狼子野心,不感念我大唐太子仁德浩荡就罢了,竟然还敢公然杀害我大唐国使!” “陛下,杀我大唐国使,此非杀颉利一人足以洗刷我天朝之耻!” “臣,支持太子殿下之策!” “我大唐当对突厥施以绝户之策!” “犁庭扫穴!” “狠狠的和他们所有的草原兵力来一场不死不休的大战,要让他们那些部族知道,纵使是他们联合起来,也绝非我大唐铁骑之敌!” “要大破他们的军心!要击垮他们的意志!要砸断他们的骨头!” “追杀敌军!” “踏平颉利牙帐!踏平突利牙帐!追杀阿史那咥力!” “杀到北海!杀到金山!” “凡我大唐所过之处,尽皆焦土!要让那些突厥蛮夷明白,什么叫做煌煌天威!!!” 李世民懵了。 不过刚刚说了一句话的魏征本人更是一脸的懵逼和愕然。 此刻郑江纵然明显有些殿前失仪。 但就刚才那战报之中,郑氏八族老于突厥宁死不降。 郑氏两千子弟北上,死伤超过八百之数。 就让在场,即便是皇帝李世民,都不能因为这种小事情,而责怪对方。 甚至。 就连房玄龄和杜如晦他们这些秦王府出身的老臣,在听到荥阳郑氏竟然做到了这种地步,都是一个个心中暗自倒吸凉气。 这帮世族,一旦下定决心做某一件事情。 那是真疯啊..... 难怪都说铁打的世族,流水的王朝。 “启禀陛下,如今之计,想要从长安周边调动兵力,并不现实,而灵州和河东虽然临近并州,但却也需要兵力镇守.....” “臣建议,不妨许太子殿下再多节制一些兵力......” 杜如晦缓声开口。 话音刚落。 郑江:“陛下!臣!附议!”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