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此刻却是被自家皇孙的一句话,刺激的立刻清醒,咬牙硬挺。 “朕可是太上皇啊啊啊!!!” 太上皇这么拼。 裴寂,萧瑀,王珪这些武德老臣,自也是一个个的押上了自己的全部。 都是一把年纪的人了,所有人都已然是做好了死在北伐途中的准备,不过哪怕是死,他们必定也要给自己争一个青史之中响亮亮的谥号。 河东裴氏,荥阳郑氏,兰陵萧氏,太原王氏......这些在大清洗之中老实幸存下来的世族,纷纷开始全力投入这场北伐的准备之中。 甚至于不等到年节过去,纷纷以最快的速度,在接到了自家长辈的来信之后,赶来长安。 一时之间,长安的酒肆茶楼,客栈宾馆,纷纷客满。 一些有些门路的江湖游侠儿也是齐聚长安。 有些人是为了兄弟义气,和兄弟一起前来投军,一些人则是干脆想要结束颠沛流离的生活,来建功立业。 负责招兵的衙门前,人满为患。 负责登记的吏员更是忙得脚不沾地。 “谁能想到,那位陛下竟然也能走出长安,还能统御大军,御驾亲征.....真是世事无常啊。” “谁说不是呢,这一次朝廷发布公文,要招五万新卒,另外加上并州道的突厥狼骑,以及并州新军,加起来近十万,发兵西突厥。” “如此大军,也就当今太子殿下能放心让那位陛下领着......” 长安的大街小巷,关于大唐要北伐的事情,好似根本没有设防一般。 纷纷传了开来。 引得鸿胪寺四方馆的各国使臣们,都是不由纷纷紧张起来。 大唐出兵? 大唐上一次出兵,甚至都没有这番声势,直接就把东突厥给灭了。 如今这般大张旗鼓....... “殿下,高昌国使臣求见” 显德殿,王德来报。 李承乾点了点头,让对方将人叫进来,而后却是将手中的文书递给一旁的孙义。 “去,把这份文书送去甘露殿,如今长安各个街道巷口的路灯都已经安装好了,点灯人也都已经培训好,那就不必犹豫了,从明日起长安街道全部点灯,年后贞观二年,正式解除长安宵禁......” 孙义得令,赶忙快步前去办事。 没过一会儿,王德便是带着高昌国的使臣,来到了显德殿这边。 “外臣麹昌和,参见大唐太子殿下,太子殿下圣安~” 一声高宣,本不是大朝会的场合,不需要行大礼的高昌国使臣,此刻却是扑通一声,直接跪在了李承乾的面前。 李承乾挑了挑眉。 “姓麹.....你是高昌王室的人?”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