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下官认为太子殿下所言经略幽州,当为!且当速为!” 李承乾的脸上,终于是带上了几分淡淡的笑意。 心中暗骂一声王铭这个老狐狸,倒是能两头不得罪。 嘴上却是又开口询问:“那经略长安之言,是什么意思?” “长安如今可还有孤的父皇坐镇......” “殿下!”王铭声音忽然提升了一截。 “陛下如今尽管痛改前非,各项奏折文书批复也非常勤勉,然陛下明显心不在治国之上,长安之事,终究难免需要殿下您分忧几分。” “不说如今铁道建设之事,便是如今长安的国子监和商税改革,便需要太子殿下您亲自把控。” “臣认为,可向陛下请命,求得河东道及长安经略之权!” 众人面面相觑。 哪里还不懂王铭的意思。 皇帝龙椅坐得不舒服了,太子殿下又明显不想这么早被囚禁在那长安皇宫,锁死在龙椅之上。 那只能两头哄着。 皇帝把长安的权力移交太原府,太子把皇帝的担子多担待一些。 “呵......”李承乾口中发出一声意义不明的轻笑。 “王刺史倒是个有法子的,但就是有一个问题......孤只有你们这一套班底,长安权柄说是只管长安,但毕竟是我大唐国都,各项政令难免要被大唐其余各道效仿,牵一发动全身。” “谁可去主政啊?” 顿时,今日会议发言已然达标的王铭,默默的选择了闭麦装死。 “郑大人,如今你在长安为官,可能主政长安?” 郑江一惊,赶忙连连摆手摇头。 “启禀太子殿下,这,老夫能力有限,但不得此等大任,且我郑氏子弟如今都在并州地方为官,实在抽调不出人手辅佐长安之政......” 李承乾目光看向了孔颖达,后者也是赶忙拒绝。 “殿下,我等着这边人手也是短缺.....” 随着李承乾目光在在场太原府的核心几人身上扫过,众人皆是摇头表示没有精力。 此前那些纷纷希望李承乾,能够前去长安,继承大统的官员们。 顿时面露苦涩焦急。 晋阳郭氏,负责官道修建的官员郭秉政不甘心的上前拱手。 “殿下,还请殿下您为天下计!为百姓计啊!” “继承帝位一开始的确必定劳累一番,但执掌乾坤,可令得我大唐不论南北,不论山高路远的各地百姓,皆能享受到您的英明政令。” “百姓必定感念殿下您的大恩大德,殿下您也必将能成千古圣君,受我华夏世代供奉啊!” 李承乾顿时没好气的翻了个白眼。 “好啊,郭大人倒是心怀社稷民生的好官,既然这样......孤便派你去负责长安之事,并州这边的各项建设不能停,也不能出错。” “但若是长安那边的进度也没有跟上......孤便赏你一个渎职的罪名,把你拉去刑场,让刀斧手给你一个痛快!” “如何?!” 郭秉政原本还慷慨不已的神色,顿时僵在脸上。 李承乾却是没有放过他的意思,脸上带着冷笑。 “郭大人能说出刚才那般肺腑之言,想来也是有一颗诸葛武侯,鞠躬尽瘁之心,正所谓能者多劳。” “长安铁道的建设,你要抓起来,官道的建设也是你的老本行,也不能停。” “另外长安的帝国医院、大学、交通等等部门,也要上马开工。” “郭大人若是能扛得起来,孤现在就能任命你去长安主政,如何?”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