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就在这时。 百官队列中又走出一名红袍文官,躬身谏议道:“启禀陛下,老臣以为眼下唯有让名儒许邵出马,才有机会为大梁赢一场,否则这场即将到来的文比我大梁必输无疑!” 此人是吏部尚书张伯然,同时还是八皇子萧尘麾下最为倚重的心腹。 萧尘之所以能在朝堂上崛起,全因张伯然掌握着大梁官脉,为萧尘揽尽了官源的优势。 位高权重,且又是萧尘的心腹。 张伯然在朝中的地位,可谓盛极一时。 但他的话音刚落下,便有一道反驳的声音骤然响起。 “张尚书此言差矣,许劭固然是学识渊博的名儒,但你不要忘了,高统勋、曹偃修、谢必躬三位大儒,已经输在了文绪公主和沈庆之手下!” 反驳之人正是兵部尚书侯景。 “侯爱卿,那依你之见,何人能胜过文绪公主和沈庆之?” 梁帝将目光锁在了侯景身上,语气幽幽的问道。 侯景躬身回道:“启禀陛下,老臣听说太子殿下近日在许园诗会中作了两首传世诗词,使得众人赞不绝口,从而被评为诗会魁首,可见他的诗才确实举世无双;所以老臣认为唯有太子殿下出马,才有机会击败文绪公主和沈庆之!” 这话一出。 百官猛地瞪圆眼珠,难以置信的看向了侯景。 文绪公主和沈庆之文采惊世,才识卓绝。 连四大名儒都不是他们的对手,你侯景居然举荐太子殿下出马?这……这是打算让太子殿下成为替罪羊吗? 这一刻,有不少大臣嗅到了一股阴谋的气息。 于是,他们又看向了矗立在百官之首的萧裕和萧尘。 果不其然,此时两人正在相视而笑,神情间有着说不尽的意味深长。 梁帝见状,随即开口问道:“老三、老八,你们对此有何看法?” “启禀父皇,儿臣以为这次与东魏的文比之战,不仅关乎我大梁荣辱,而且关乎疆域得失!” 萧裕大步走到御前,拱手禀道:“太子身为当朝储君,在此时局艰难之际,理当挺身而出,力挽狂澜!” 萧尘紧随其后:“启禀父皇,儿臣以为太子殿下文采斐然,才思敏捷,若是由他亲自出马应战东魏使团,定能击败文绪公主的挑衅。” 听完两人的话。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