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点约翰逊先生也大方的承认了,这件彩色玻璃釉陶罐本的确出自华国,只是后来因为战乱流到了西方国家。 他不忍华国的文物流落在外,所以特意花重金购入,并把它带到了华国。 听上去没毛病,可仔细想想却不是那么回事。 拿着别人被抢走的东西,当成国礼回赠,且不说这么做礼不礼貌了。 单从M国一惯的外交思维来看,这份国礼无疑就是一种典型的美式“胡萝卜+大棒”。 也就是说表面上M国的确是在示好,可实际上,这却是一种变相的威胁。 在场所有的人脸色都沉了沉,倒是吴部长看了后,一脸云淡风轻的笑了笑。 “约翰逊先生有心了。” 既然对方都送出了这么一份大礼,吴部长自然也不会让他空手而归。 很快,随行人员在吴部长的示意下,呈上了我方的国礼。 林思乔有些意外,事实上国礼的礼单她昨晚已经提前看过了。 因为里面的物品种类比较繁多,还有一些工艺方面的制作流程到时候也要介绍。 这些她都得提前做好准备,要不然翻译的时候会磕磕绊绊不太好。 林思乔为此做了充足的准备,但令她没想到的是。 礼单上的景泰蓝山水瓷盘,雕漆嵌玉云扇,苏市的双面异色绣,象牙雕球……这些全都没有了。 工作人员只送来了一盒包装精美的茶叶,重达200克也就是四两。 约翰逊先生看过之后也是频频皱眉。 这不是他第一次来华国,华国人的待客之道,他多多少少也了解了一些。 可就算要送茶叶。 这份量也太少了? 难道这就是华国人常说的什么,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 看约翰逊先生一脸疑惑的模样,吴部长却不急不躁的笑了笑。 “小林,你就告诉他,已经不少了,这可是华国茶叶的半壁江山。” 林思乔点了点头,温声解释道,“约翰逊博士,这可不是普通的茶叶。” 虽说不是王维诗中的茶叶,但性质也差不多。 林思乔娓娓道来,“这些茶叶来源于我们福省武夷山的‘大红袍’母树。” “全世界仅存三棵,数量稀少不说,采摘也特别困难。” “因其味道醇厚独具‘岩骨花香’,是我国茶界当之无愧的殿堂级珍品。” “它的年产量不到500克,这里的份量相当于华国顶级茶叶的半壁江山。”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