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胡主任当时还挺不情愿的,嘴上说着这些靡靡之音有什么可听的。 可转头,还是把这些东西给她送了过来。 林思乔正感慨的时候,吴璇提前和她说了一下员工的情况。 按林思乔的要求,这次友谊商店一共招了12名服务员。 年龄在18到25周岁之间,都是高中学历,有外语特长。 其中有好几个之前都在西餐厅里工作过,有这方面的经验。 不过吴璇说的很清楚,她们的外语学的基本上都是俄语或英语。 至于水平,估计也就是半吊子的那种。 林思乔听了也不意外,这几年,国内的环境是什么样子,大家心里都很清楚。 真正外语好的那部分人,要么去了国外,要么去到了乡下。 “林经理,我有点担心,以她们现在的这个情况,可能没办法适应。” 吴璇说的是实话,第二使馆区的情况远比友谊商店复杂。 这么多种语言,想要熟练的掌握根本不可能。 可如果,员工连话都听不懂。 这个生意怎么做呢? 吴璇能想到的问题,林思乔自然也考虑到了。 之前她一直以为英语在欧洲的普及程度会比较好,今天这么一看,好像情况并没有她想的那么乐观。 如此一来,那么点餐上的难度就加大了。 不过,这个问题她心里已经大概有了主意。 “吴姐,员工该培训的要培训,这个急不得。” “到时候先这么着吧。” 林思乔从挎包里拿出了笔记本,一边说着一边画出了草图。 这个灵感源自于昨天她在老莫餐厅里,看到的那份菜单。 白纸黑字,上面的价格和菜名倒是很清楚。 但是对外国人来说,这无疑是一道天书。 所以在语言不通的情况下,菜单就变得尤为重要了。 林思乔记得后世她去国外旅行的时候,也曾碰到了来自国内的旅行团。 这些大爷大妈们当中,有好多人压根就不会几句外语。 可她们去了餐厅依然可以点到自己想吃的。 为什么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