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其实林思乔也没有说什么,她就是在电话里提了一句,婚礼他们决定一切从简,所以彩礼和嫁妆也都免了。 这个年代结婚,男方都要准备“三转一响”外加几十条腿的家具,体面一些的人家已经开始讲究牌子了。 女方这边陪嫁的则是一些实用的生活用品。 除了这些,还会给一部分现钱,用作小两口的生活启动资金。 这些都是长辈们的心意,林思乔本应不该拒绝的。 只是她真的觉得没必要。 手表和自行车这些她本身就有,缝纫机她也不会踩,买了放家里只能吃灰,收音机就更不用说了,她听着还闲闹腾。 再说家具,家里都快摆不下了,买了往哪放? 林思乔都猜到了,他们会说把这些折成现钱,给她压箱底子用。 可问题是,她和陆见川的存款比他们加一起还要多,拿着他们辛苦攒下来的钱,林思乔花着心里也不舒服。 索性,这些都免了。 两家人能高高兴兴的坐到一起,她就已经很高兴了。 然而直到挂了电话,林思乔也没能说服的了小舅舅。 这事,路上她就和陆见川说了,当时他就说,估计行不通。 因为她没在的这一个半月里,陆母时不时的也会打电话去学校。 她问了陆见川好几次,长乐路的那套房子要不要找人收拾收拾。 里面的家具,已经用着挺多年的了。 别的就算不换,床也得换一张新的,哪有新人新婚睡旧床的道理。 关于彩礼,陆母也提前和陆见川透了个底。 她就两个孩子,今年又是娶媳又是嫁女。 陆母便早早的把家里的存款合计了一下,以前工资低就不说了,这些钱大多都是她和陆父坐稳了现在的职位后攒下来的。 陆父现在每月工资177块,陆母少一点,只有他的零头,每月工资77块8毛5。 平时两人都吃食堂,算下来每个月能存200多块。 不算陆母的嫁妆,这些年,她和陆父也存了差不多有小两万。 这些钱,陆母不偏不倚直接分成了三份。 两个孩子一人一份,每人各6000,余下的那份陆母留着备用。 另外,她从自己的嫁妆里也拿出了一些大黄鱼(黄金),两个孩子每人20条。 当然了,这些都只能私下给。 陆母对外的说辞都是,无论嫁女还是娶媳妇,给的都是666块,这个数放在沪市来说,也不是那么打眼。 至于陆爷爷陆奶奶自然也有他们的一份心意。 早上,陆见川就打了电话去了陆母单位,说是让她中午回一下老宅,知子莫若母,陆母一听儿子那语气心里就猜到了大概。 等一家人高高兴兴的吃了饭,陆见川的电话就打了过来。 听闻他们今天就要去领证,婚期也定在了7月7号。 陆母激动的手一抖差点把手里的听筒给扔了。 七月好啊!不冷不热的,那天还是礼拜天,一看就是亲家外婆用心挑了的。 “那思乔,她跟你一起来了吗?” 陆见川嗯了一声后,把电话交给了林思乔。 听着儿媳妇软软糯糯的声音,陆母的声调不自觉地都跟着温柔了起来。 关心了她几句后,陆母问起了房子的事。 “陆姨,现在就挺好的,不用特意收拾了。” 陆母斟酌着说,“那就把卧室里的床换了怎么样?到时候我找老师傅定做一个,就和你现在房里的那个差不多的,你看行吗?” 这个林思乔没再拒绝,笑着道,“陆姨我都行,你眼光好,你挑的我都喜欢。”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