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然后士子们就能成为郎官,步入仕途。 这是自汉武帝以来就一直都在推行的国家选拔官员的政策,运行到现在已经非常成熟。 不能说这不是一个好制度,只能说这个制度是人在运行,人在参与。 发展到如今,这个制度已经完全固化,成为了各地士族和官吏、豪强子弟分割政治利益的手段。 你为我家子弟举荐,我为你家子弟举荐,投桃报李,相互帮助,携手共进,共同构建起了一张把整个天下都囊括其中的关系网。 在这种事情上,官员们总是得心应手。 但是这一次,情况似乎有些不同。 礼部的命令下达之后,各地方政府也立刻开始了这波日常骚操作,太学内的氛围也变得更加轻松愉快。 因为士子们都清楚,虽然说举孝廉是有规则的,可是这些规则在拥有身份地位的他们看来,实在是不值一提。 他们进入太学获得了学籍,得到了被察举的资格,接下来只要等待他们在家乡的家人帮着他们一起操作一波,就可以安心等待着进入礼部参加复试,然后去皇帝身边做郎官了。 本来一切都该是这样的。 但是一桩丑闻的突然出现让这一年度的举孝廉行动蒙上了一层阴影。 事情发生在兖州陈留郡,该郡下辖某个县有一个士子,六年前他母亲去世了,他很孝顺,决定为母亲守孝。 守三年不够,一守守了六年,在当地广为传唱,人人都称赞他是个大孝子。 于是被郡守举为孝廉。 结果,他爆出了守孝期间和妻子生了一个儿子的惊天丑闻。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