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货兴奋起来,一个鲤鱼打挺坐起。 屁股挪去三屉桌前,借着房间里昏黄的灯光,握笔稍作思考,随后伏在案前,快速的写下一首小诗。 ...... 九月,京城的天气开始作妖。 天色不是太好,一会一场阴雨。 江弦早早爬起来,去到编辑部与周燕如、章德宁一同讨论稿子。 “你看这句。”周燕如指着稿子上一处,“‘村前有一口三、四亩面积的水塘’,三、四亩面积的水塘,用‘一口’好像不太贴切。” 三人沉默许久,章德宁提议。 “换成‘眼’字吧。” 周燕如听了摇头。 “‘眼’也不妥。” “我也觉得不能用‘眼’。”江弦表示赞同,沉吟半晌,敲了敲桌子,“不如用个‘片’字?” “‘片’?”周燕如点了点头,“嗯,‘片’字好,三、四亩面积的水塘,用‘一片’就比较贴切。” 正讨论着,办公室门忽的被推开。 “江弦同志,这位女同志说找你。” 三人抬起头,全都循声往门口看去,瞥见门外站着一姑娘。 一米六三的个头,脸色苍白,带了些怯,一双杏眸欲语还休,浅红色的衣裤湿了小半,手里拿着把正在滴水的雨伞... “朱琳?”江弦有些意外。 周燕如扶了扶眼镜。 “你对象吗?小江。” 这货摇摇脑袋,“还不是呢,周老师。” 他暂时中断了改稿的进程,领着朱琳出去。 “你怎么来了?” “我上西单买斤毛线,结果半道儿下雨了,一路避雨刚好走到这块,想起你在京城文艺...” “编辑部人多,换个地方坐坐吧,我给你倒杯热水。” “行。” 江弦把她带去了招待所,推门进到304号房。 他先进去,朱琳的脚步却有些踌躇,握着伞,踩着湿哒哒的猪笼鞋在门口徘徊。 “进来呀。”江弦催促一声。 朱琳也不是扭捏性格,一狠心,头发一甩,踏进房门。 才迈进一只脚,就听着江弦叮嘱了嘴。 “敞着门儿吧,可别让别人怀疑咱俩有作风问题。” 这可给朱琳听得不是滋味儿了。 江弦同志,这话怎么听着跟伱很吃亏似得? 不过江弦这主动要求敞着门儿的举动,也化解了她刚才的尴尬。 “你稿子改的怎么样了?” “磨蹭呢,这好多人都这样,其实一天就能改好的稿子,非要磨磨蹭蹭拖十天半个月,就在这儿蹭吃蹭住。” “管吃又管住,你们待遇真好,住的还是这么大个单间儿,比我们那宿舍强多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