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 年三十。 忙活一天,江弦一家四口热热闹闹围在桌前。 电视开着,桌上摆瓜子、花生、炸咯吱、芥末墩儿、肉皮冻儿、炸花生米,再配一瓶“菊花白”。 江弦倒满两盅酒,冲他爹举起。 “爸,敬您,感谢您扎根大山,为四化、为中国微波器件产业发展作出的积极贡献!” “哟,谢谢、谢谢。”江国庆杯沿儿本能的往下低低,又马上反应过来... 这特么是我儿子,不是我领导。 “菊花白”入口不辣不烈,咽下去喉咙暖暖的,还有股中药味儿。 7点来钟,街坊邻居搬着板凳,一个个朝圣似得来江弦家里头收看电视。 满眼都是羡慕嫉妒。 这会儿全国拢共才485万台电视,江弦家是485万分之一的幸运家庭。 能不酸么? “观众朋友们,欢迎您收看1979年迎新春文艺晚会...” 这是严格意义上的第一届“春晚”,导演是邓在军、杨洁。 “开始了、开始了。” “还有节目呢。” “这跳的啥啊?” “这男的怎么没穿衣服跳舞啊?这女的怎么也不穿呐,这是中央台么?” “小孩都出去,少儿不宜!” 电视里表演着一段芭蕾舞《天鹅湖》,因为表演服装是紧身衣,所以在黑白电视上呈现出了没穿衣服的效果。 正嚷嚷着,电视屏幕忽然没了画面。 大伙着急起来。 “没影了。” “咋成雪花点了?” “电视坏了。” “我去调调天线。”江弦喝完盅里的酒,披上军大衣挤出去,在院儿里转起天线。 “有了有了!” “江弦有了!” 屋里嚷嚷的声音,被胡同里“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掩盖住。 过了不知多久,江弦耳畔才传来歌唱家李光羲演唱的《祝酒歌》。 “美酒飘香啊歌声飞 朋友啊请你干一杯 请你干一杯 ......” 1978年,在欢腾澎湃的歌声中走至尾声。 ...... ......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