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一钩弯月斜挂中天,当我们离梁三喜的坟还有十几米远时,见一个人趴在坟上。 无疑,那是玉秀。 山崖下、竹林中、草丛里、传来虫儿的声声低吟,却听不见玉秀的哭声。 过了一大会,我才轻轻走近梁三喜的坟前,只见玉秀把头伏在坟上,周身战栗着,在无声地悲泣。 “小韩,您.哭吧,哭出声来吧”我呜咽着说,“那样,您会好受些.” 玉秀闻声缓缓从坟上爬起来:“指导员,没没啥,俺觉得在屋里闷俺和婆婆快该回家了,俺.俺想来坟上看看.” 这一刻,满天星斗像泪人的眼睛,一闪一眨,苍穹下的一切,在我面前全模糊了。 赵政委一下子站了起来。 他脸上混合着感动与激动之色,“情真意切,鱼水情深!” 多么朴素的烈士家属啊! 不管是靳开来同志的遗孀,还是梁三喜同志的遗孀,都对组织毫无要求,就连眼泪都不愿轻易落下,让赵蒙生他们看见,生怕给他们增添自责的不好情绪。 江弦是为靳开来同志改了结局,但他没有将结局写成简单的“皆大欢喜”,而是通过描写这几位深明大义的烈士家属,从另一个方向加重了的文学艺术色彩,令人掩卷沉思、肃然起敬。 不管是牺牲、隐忍和善良的品格,还是感召力和疼痛感,都是每一个有思想、有感情的中国人所无法抗拒的。 江弦这样的描写,让读者直接面对这样淳朴的家属,使他们忍不住拷问自己的灵魂。 平凡中的伟大,悲剧中的崇高。 这简直是在读者心头撒了一把硫磺,点了一把火。 对英雄的敬仰之情油然而生。 “这个稿子,可以送到总政文化部去!” 赵政委说,“我去找副.不,我亲自去总政文化部,让战士们尽早读上这个版本!” 说着,就一刻都等不及,要往总政文化部去。 目前在部队内部发行的《高山下的花环》单行本,便是由总政文化部编发、战士出版社出版。 总政那边的同志,很快读过这新一版的《花环》,极为振奋。 可以说,此前靳开来的结局,是《花环》当中最令人心绪难平的处理。 但如今,江弦解决了这份怅然,还留给一份更大的敬意。 “再版!立刻再版!” 总政很快便做出决定。 此时,距离战士出版社出版首版《高山下的花环》发行还没过多久,便要再版一次《花环》这篇读物。 这份待遇是前所未有的,这场阅读盛况也是空前绝后的。 战士出版社的编辑袁厚春跑去江弦家里,敲开门,一看着他就喊:“江弦同志!” “这是咋了?” “你的那篇,总政决定了,再版!” 咝。 被打扰了创作的江弦,也忍不住激动起来。 他激动也是有理由的,毕竟这个版本的《花环》不是他抄的,是他自己写的。 总政认可这篇修改过的《花环》,自然也是认可了他。 “袁厚春同志,这次出版,应该是按照增补版给我出版了吧。” “这当然。” 以前说过,增补版就是向读者提供额外的内容,不是基于原版的修改,而是增加新篇章,在出版的时候会特别标识。 江弦并未改动原稿,只是添加了一段为靳开来平反的剧情,出版时当然要标识为增补版。 “既然是新一版,你们是不是应该给我支付新一版的稿酬?”他开口问。 这不是市侩。 增补版是江弦自己努力写出来的,江弦也并不是太在乎这么点稿费,他在乎的,是这个努力之后收获回报的感觉。 “那是当然。”袁厚春说。 他在心底咂舌,如今接总政通知,《花环》是全军读物,销量当然不会低。 出于这样的背景,增补版的《花环》销量并不会受到之前《花环》的影响,到时候收到手的稿酬,光是想想就相当的可观。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