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想不到江弦同志年纪虽小,对《红楼》的研究却这么深,好些个观点真是让我茅塞顿开。” “哈哈。” 江弦尴尬一笑。 他从小爱看百家讲坛,听了太多什么马瑞芳、周思源的分析,算是站在别人的肩膀上。 这时候已经到了中午,聊得太投入,几人这才发现窗户外面下雨。 “咚咚咚!” 门被敲三下,王扶林喊一声“请进。” 门开,一个个子中等的女生走了进来,很年轻,又白又瘦,脸上还带着几分娇怯,头发被雨浸湿了,带着些湿气,末梢还往下滴水,衣裤也沾有水渍. 不算漂亮。 但我见犹怜。 “导演你好,我叫陈晓旭。”女生娇滴滴喊了一句。 “哦,你是来面试的演员?”王扶林道。 “对,我之前来过一次,有个同志让我今天再过来。” “好好,请坐。” 王扶林给她拎一把椅子,开始面试。 江弦双手抱胸,在旁边儿盯着人家看。 嗯,东北第一深情。 王扶林给《红楼梦》选角儿基本只用新人,在全国海选,陈晓旭就大胆的寄来信件,有自己的照片,还有自己写的小诗《我是一朵柳絮》,就这么的,被“红办”看中,邀请过来面试。 “好了,我们就聊到这儿吧,你先回去等通知。”王扶林笑着说。 “导演再见,老师们再见。”陈晓旭站起身,娇滴滴的打个招呼。 等她出去,王扶林转过头问江弦。 “这个女孩子怎么样?” “蛮好。” 江弦毫不吝啬的帮陈晓旭送上一发助攻,“选演员,选的就是个气质,女生不算太漂亮那种,不过我觉得很像黛玉。” “是,我对她鼻子不太满意,太高了,要是能动一动就好了,我听说现在医学上有个办法能整容。”王扶林说。 “倒也不必,我觉得挺好。”江弦开口道。 正说着,一抬头,看见陈晓旭站在门口,也不知道是不是听着了什么,声音紧张: “我、我雨伞忘拿了。” “哦,对,你雨伞还在这儿呢。”王扶林一拍脑门。 陈晓旭拿了雨伞,又告辞一句,踩着小碎步跑了。 江弦看一眼手表。 “行了,我也准备回去了。” 他和王扶林、凌解放告辞,走到电梯口,看见陈晓旭拎着雨伞也在等电梯。 瞧见他过来,点头打个招呼。 “老师。” “我叫江弦。” 陈晓旭想了想,试探性的问道:“您是那位作家.” “是我。” “呀,真是啊!我常读您的。” 少女脸上有些惊喜,“您能帮我签个名儿么?” “可以。” “谢谢,我听着您刚才帮我说话了,谢谢您对我的认可。” “没事儿,要是能选上,就好好演。”江弦简单鼓励她两句。 两人一块儿走进电梯。 期间他看人家妹子一眼。 白白嫩嫩,湿湿嗒嗒。 唉。 也不知道让她演黛玉是好事儿还是坏事儿。 可他也没啥资格改变人家的人生轨迹。 “回头我要是能选上,我给您带我们鞍山的特产。”陈晓旭一脸稚嫩的冲江弦道。 “鞍山有啥特产?钢铁么?” 江弦哭笑不得。 一想,这大概也是他从美国回来以后的事儿了。 7月中旬,江弦和朱琳,还有朱母和他妈四个人一块儿坐上泛美航空公司的飞机。 同行的,还有茹志鹃、王安忆这对母女。 六个人,就他一个懂英语,一起朝着“迷宫”一样的美利坚飞去。 起飞前,朱琳有点紧张。 “今天有三十九个小时你知道么?”江弦温声说。 “哪来的三十九个小时呀?你糊涂了?”朱琳轻笑着戳他一下。 “咱们是追着太阳飞。” 江弦解释说,“咱们今天要从地球的这一端,飞到地球的那一端,所以算下来,今天一共有三十九个小时。”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