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人们为什么迁移?是什么使他们离开家园,离开他们所熟知的一切,到地平线外完全陌生的地方去?为什么要经过一道道堆得像珠穆朗玛峰一样高的手续,让你感觉自己像个乞丐?为什么走进这座一切都那么新鲜、陌生又困难的异域丛林? 全世界的答案都是一样的: 人们迁移,是希望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在中国,20世纪初期是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我从父亲看报纸时额头上出现的深深的皱纹里,从他与母亲或其他人交谈时的只言片语中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 江弦写的并不算快,在人文社的格子纸上写下一行行的汉字。 如果直接抄的话,他就选择直接抄英文稿了。 可惜他并不是在抄脑海中的那篇。 而是对其内容进行了很大篇幅的修改。 所以只能先写出中文稿,回头再请人翻译这篇由【老虎】和【大海】两个灵感合成的。 “【老虎】+【大海】=长篇《少年Pi的奇幻漂流》!” 《少年Pi的奇幻漂流》都知道吧? 这是后世风靡全球的畅销: 一名在找寻灵感的作家无意间得知派的传奇故事—— “派的父亲开了一家动物园,因特殊的生活环境,少年派对信仰与人的本性自有一套看法。 17岁那一年,派的父母决定举家移民加拿大以追求更好的生活。 当船只在大海上遇到足够将其吞噬的暴风雨时,派却奇迹般地活了下来,最终和一只叫理查德帕克的孟加拉虎,一起在一段残破的船体上,在太平洋上漂流227天后获得重生。” 2012年,华人导演李安将这篇翻拍为电影。 一部美国人投资、制作,华人拍摄,讲印度人故事的电影。 凭借仅仅5000万美元的投资,也就是一个《热辣滚烫》的投资,上映后,在全世界豪取6.09亿美元的票房佳绩,成为李安票房最高的电影。 并且,这电影在当年的奥斯卡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包揽了最佳导演奖、最佳配乐奖、最佳视觉效果奖以及最佳摄影奖的奖项,一举斩获四项奥斯卡大奖。 更是有无数人将其评为李安最好的三部电影之一。 所以江弦对这部充满信心。 《少年Pi的奇幻漂流》这部,绝对符合老外的审美和口味。 不过在江弦的故事里,时代和背景都要换一换。 原著是一个印度与加拿大的故事,而江弦要把其改为中国和美国。 这个修改的难度可不小。 原作者扬·马特尔花了大量篇幅渗透式的介绍印度文化,很多读者在读了《少年Pi的奇幻漂流》这篇以后,都会对神秘的印度好奇而向往。 江弦想把这改的不掉档次,就要拿出同等的文字和水平,去写出中国文化的神秘以及魅力。 “我贡献太大了!”江弦改的抓狂,把笔往桌上一丢,猛薅头发。 他要是直截了当的当个文抄公,那可真不用发这个愁,随便一抄发表完事。 可惜他这人不愿意做那样的事情。 到时候是发表出去了,也畅销了,读者们也都读了,但是里宣扬的全是阿三的文化。 那多膈应人啊。 既然写,就应该写自己国家的文化才对。 阿三那魔幻有啥写的? 写蜥蜴眉清目秀? 写摩托车排气管不敢凉下来? 嗬,tui! 我们泱泱大国,能写的东西不比阿三多么? 再说江弦又不是印度人,把印度的事情写的那么如数家珍,还写一堆信仰上的东西,那回国以后上面不得怀疑他的成分? 所以不论如何,江弦这篇都必须得改背景。 好在他之前在国内的时候也没闲着。 虽然没动笔,但已经基本把故事的大纲给捋顺,背景设定也差不多完整,还掺杂进了大量的历史事件,使得这篇非虚构的真实性进一步提升。 第(3/3)页